新跨越 梦更燃

舟山国际水产城:风好扬帆行正笃 实干争先谱新篇

陈逸麟 钟梦诗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7日 第 05 版 )

  本版图片由舟山国际水产城提供

  □记者 陈逸麟 通讯员 钟梦诗

  8月的沈家门渔港,千船云集,旌旗雷动。舟山国际水产城1200余米的码头岸线上,一筐筐新鲜渔获从船头到市场,再到全国消费者的餐桌,日夜不歇。

  这里是海鲜渔都,千岛港城。

  从1985年的鸣锣开市,到如今年销售额200亿的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之一,舟山国际水产城的一步步发展成就,是舟山渔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75年来,中国渔业不断迈向现代化的一个生动注脚。

  近年来,舟山国际水产城耕耘不辍,积极助力市委、市政府“985”行动,真抓实干投身“一条鱼”全产业链建设,不断做大做强,以更大的力度深度助力渔业共同富裕。

  风好扬帆行正笃,实干争先谱新篇。以舟山国际水产城为龙眼,舟山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长卷已挥毫落笔,并将持续书写。

  数说跨越

  2023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共有投售船只14871艘次,比上年增长6.5%;出场车辆32.1万车次,比上年增长12%,全年实现交易额200亿元,其中梭子蟹交易量占全国的65%以上。

  5年来,舟山国际水产城先后增加投售码头7只,拓展交易场地近5万平方米,招引入驻优质企业60余家,引进连锁酒店1家、各类水产采购商2000余个、新增房屋出租面积3万余平方米。

  普渔乐平台注册用户数3992个,实现普陀籍渔船全覆盖;招引大型合作供应商23家,建联62家,上线商品3500余款,基本覆盖渔民所需生产生活物资;入驻市场各类商户243户,完成渔获交易订单金额2743万余元,金融平台信用放贷金额累计1047万元。

  项目为王

  打造现代化水产品资源要素集聚中心

  炎炎夏日,登上百里滨海大道水产城高架,能看到一派比盛夏更火热的景象: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建设现场,打桩机隆隆作响,挖掘机、渣土车来回不绝,施工人员抢抓工期,日夜奋战。

  今年7月,总投资15亿元的舟山国际水产城冷链物流园区正式启动建设。项目一期核心建设内容为冷链中央仓、冷链服务中心及其相关配套设施,二期工程则计划在2026年开工,将着重打造水产品综合交易中心、海鲜新零售中心、数字化码头等。

  “开工2个月来,项目桩基工程已经全部完成,我们将转入下一段施工。”现场负责人说,冷链物流园区建成后,将极大改变当前水产城面临的冷链物流及仓储设施缺乏的最大短板,助力舟山国际水产城突破发展瓶颈、完善功能结构。

  为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舟山国际水产城抽调精兵强将建立项目工作专班,从项目建设的实际功能需求出发,对冷链设施、智能化系统等工程等建设方案调整优化。最终在项目建设体量增加17%的情况下,减少项目投资约3亿元。

  位于沈家门核心城区的舟山国际水产城,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几代舟山国际水产城管理者实干奋进,持续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完善市场硬件设施,“螺蛳壳里做道场”,打造现代化水产品资源要素集聚中心。

  1985年,普陀区政府租用了几个活水码头开设水产品交易市场,7年后,市场迁至墩头,成为了如今舟山国际水产城的雏形;

  2009年起,舟山国际水产城实施新一轮升级改造,到2015年5月,全国首家以水产品贸易为依托的产业体验旅游4A级景区——中国舟山国际水产城景区正式挂牌;

  近年来,舟山国际水产城投资近1300万元,持续更新水电管网,提升道路交通,改造消防设施,开展各类“微改精提”工程,市场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上半年,舟山国际水产城新增投售码头5只,拓展交易场地29500㎡,新增加盟物流运输车2000余辆,新开辟7条国内物流运输线路,交易物流效率焕然一新。

  品牌赋能

  深耕行业影响力剑指“中国第一鱼市”

  以项目建设为基,依托先发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当下的舟山国际水产城,正向着“中国第一鱼市”不断迈进。

  去年年底,2023中国水产品市场大会暨中国(舟山)水产品品牌发展大会在舟山国际水产城举行。“中国梭子蟹交易中心”及“中国带鱼交易中心”两大品牌落户水产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宣布将与舟山国际水产城共建“中国梭子蟹价格指数”。

  国家级交易中心和交易指数的落户,彰显了舟山国际水产城在业内的强大影响力。2023年,舟山国际水产城共有投售船只14871艘次,比上年增长6.5%;出场车辆32.1万车次,比上年增长12%,全年实现交易额200亿元,其中梭子蟹交易量占全国的65%以上。

  “中国梭子蟹价格指数将以舟山国际水产城的巨大交易量为基础,并向全国乃至全球发布。”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邹国华说。

  在广大的渔民和商户群体中,舟山国际水产城通过优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品牌认知度,其中,“普渔乐”小程序就赢得了用户“点赞”。

  近日,浙普渔34197船船老大陈春光通过普渔乐平台下单了网具和箩筐。“以前出海买工具要专门跑渔具店,现在手机上就能操作,方便多了。”

  自2022年8月上线以来,“普渔乐”围绕渔业产业发展中的“生产+生活+金融”三大数字场景,在“物资采购成本缩减、融资成本降低、融资效率提升、渔获销售增值”上彰显共富作为。

  截至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数3992个,实现普陀籍渔船全覆盖;招引大型合作供应商23家,建联62家,上线商品3500余款,基本覆盖渔民所需生产生活物资;入驻市场各类商户243户,完成渔获交易订单金额2743万余元,金融平台信用放贷金额累计1047万元,大大缓解了渔民融资难。

  优质的服务水平让赞誉接踵而来。近年来,市场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数字化市场十大领跑者”“中国商品市场综合百强”等称号。

  今年以来,面对周边省市港口日益激烈的竞争,舟山国际水产城多渠道产销对接,赴台州温岭、宁波奉化等地开展产销对接,持续放大品牌效应,目前已新招引优质企业入驻30家,引进各类水产采购商55家,水产经营商35家。

  党建铸魂

  锤炼“三支队伍”营造最优营商环境

  项目攻坚,品牌经营,关键在人。今年以来,全省大力推进“三支队伍”建设,舟山国际水产城以此为契机,全面强化党建引领,锤炼了一批政治过硬,业务过人的干部群体,他们活跃在码头场站,为渔民、商户排忧解难。

  近日,在水产城电商产业园,“一条鱼”共富工坊的直播讲座正在进行,来自高校的老师传授直播技巧、摄影摄像等各类技能,提升电商从业人员“直播带货”专业素养。

  目前,“一条鱼”直播共富工坊已入驻渔夫海货、汇鲜水产、闹妈海鲜等舟山交易量排名前五的27家舟山头部电商企业。与此同时,工坊内也建起了一座“航行的支部”。

  “服务渔民和企业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把党支部建到基层一线,推动更多干部与渔民和企业面对面,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舟山国际水产城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舟山国际水产城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一面面党旗持续飘扬在基层一线:

  理论学习不断走深走实。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纪学习”等主题教育,舟山国际水产城组织理论学习活动40余次,开展实践活动50余次;

  组织体系日益向下扎根。舟山国际水产城创新建成“1个中心+3个e站+N支队伍”群团建设新体系,成立普陀首个新电商党建联盟和各类党群阵地10个,其中2个入选省级示范点;

  干部队伍持续优化提升。舟山国际水产城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建立健全了干部管理监督、考核评价、履职巡察、责任追究、淘汰退出等制度办法,综合运用“学、评、考、带、练”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加快成长,让有能者上位,让实干者得利;

  助企力度持续加码增效。近年来,舟山国际水产城定期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群团活动近60场,各类技能培训惠及2万人次。党员干部们争先进位,帮助市场经营户解决各类问题难题136件,发挥共享法庭作用调解矛盾纠纷170起。

  到一线锤炼过硬本领,以实干实绩轮英雄。这支讲政治、熟产业、会服务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还将活跃在基层一线,共同谱写实干担当,勇争一流的壮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