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新跨越 梦更燃
城市铺展“新画卷” 民生幸福“谱新篇”
傅明燕 李浩澜 张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6日 第 03 版 )
本版图片由市住建局提供
□记者 傅明燕 通讯员 李浩澜 张胤
岛城披“彩妆”,处处是美景。今年5月,新城翁山路开启“爆花”模式,一簇簇、一丛丛色彩各异的藤本月季铺满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宛如“莫奈花园”。路过的市民无不赞叹。
鲜花艳了,道路通了,老房子加装了新电梯,社区里嵌入了新服务,小岛居民更是搬上了大岛、住进了“新家”。大伙儿乐呵呵地说:“这城市啊,真是一天一个样儿,越变越美,咱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滋润了。”
今年以来,市住建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深入实施“985”行动,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着力让城市功能更完善、城市品质更精致、城市环境更宜居,将居民的“需求清单”变“满意答卷”,全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数说跨越
目前,全市已累计申报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项目20个、共富基本单元综合品质样板区试点项目2个,建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9个,其中3个城乡风貌样板区先后获评浙江“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荣誉。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申报未来社区创建试点项目68个(其中省级试点43个),已建成省级未来社区项目19个,未来社区覆盖城镇社区比例位列全省第一,受益居民超39万人。
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截至目前,加装电梯完工29台,在建12台,目标完成率为96.7%。
城市更新 焕发老城新活力
“看,墙面刷新了,飞线整治了,地面干净了,住了几十年,没想到这老房子还能这么好看。”在嵊泗县海新弄5号楼旁的长椅上,贺阿姨满脸笑意地摇着扇子,对小区的“改头换面”赞不绝口。海新弄5号和其他4幢散楼作为2024年嵊泗县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项目,5幢老楼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42户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每一个细节都见证了老小区的蜕变。今年,我市计划推进4个老旧小区33幢老旧住宅改造,截至目前,总体工程进度已达92%。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城市更新想要走出可持续新路,不在于大拆大建,而是在细微末节处下更大功夫。
定海古城改造正是牢牢贯彻了审慎、精细的“微更新”理念,在保留古城风貌与记忆的同时,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奎光阁、文笔峰等古城文化象征重现昔日风采,“文房四宝”园也即将与世人见面,焕然一新的老石板路,不断更新的地下管网,定海古城正逐步成为宜居宜游的活力之地。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百万民生。
“太好了,用了十多年的电梯终于能换了。”今年5月,市住建局牵头启动我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家住定海芙蓉商城5号楼的胡先生和邻居们率先尝到“螃蟹味”。根据《舟山市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实施方案》,芙蓉商城5号楼两部电梯预计共可获得政府补助30万元,极大地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截至目前,全市170台电梯已完成电梯厂方现场勘察和业主意见征询统一工作,其中40台已签订合同。
花海彩林 点亮城市新色彩
去年春天,东港海华路的樱花花海最是夺人眼球,如今这份“春日限定”也蔓延到了旁边的海莲路上,两排高大的巨紫荆树矗立道路两侧,满树深紫、浅紫的巨紫荆花争奇斗艳,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点。
“太美了,看得人心情也好了。”路过海莲路,市民沈女士将这份春日美景拍照发到朋友圈。她告诉记者,今年花期一到,她的朋友圈就开启了“炫花”模式,海莲路的紫荆花、海天大道的三角梅、翁山路的月季花、浙江海洋大学的樱花、沈院的绣球花……到现在都没停过。
有花,有海,才真正是海上花园城市。我市启动海上花园城市“花海彩林”三年行动以来,已累计推进打造海洲路、灵秀街、怡岛路等花园道路和示范街35条,明年还将力争再实施花园主题道路10条,努力向市民和游客兑现“四季有花、四季有彩、四季有景”的美丽承诺,让市民徜徉于“一路一品”“一园一景”的城市“花海”。
沿途的鲜花让人开心,畅通的道路更让人舒心。今年8月,全长1302米的灵秀街隧道及接线工程已正式通车,有效连接了普陀东港一期与城北片区,两地通行时间缩短,进一步完善了普陀交通组织网络。新城惠飞路正抓紧实施,通车后将打通新城至定海滨海带。自2022年以来,我市已打通断头路9条,拓宽瓶颈路9条,不断完善城市道路“微循环”,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服务提升 乐享岛城新生活
依托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项目,海岛老人从“宜居”迈向“乐居”,开启高品质生活。
今年5月,普陀区虾峙镇大双山岛上常住的37户51名老百姓顺利入住虾峙镇离岛安养驿站。
“师傅,家里煤气没了,现在有没有空送一罐呀?”中午时分,正在做饭的王阿姨不慌不忙地拨通了一个电话。十几分钟后,新的煤气罐就被送上了门。“这里住着真的方便,要住在大双山岛,我要愁死了。”入住安养驿站4个多月,72岁的王阿姨觉得这里哪哪都好。
以辖区内大双山岛为试点,普陀区打造了集基础适老型居所、健康服务、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离岛安养驿站,不仅统一安装了适老化基础设施和基础医疗设备,还不定期有志愿者上门为老人提供更加全面、专业、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截至目前,全新打造的41间适老型居所已全部住满。
让老人老有所养的同时,我市也让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有所居,为扎根舟山提供住房保障。
不久前,来自江西的小李刚成功申请了保障性租赁住房,从城中村的“老破小”搬入了地段更好、面积更大、房租便宜的新房子。“2025年,阿拉全家要在舟山过一个团圆年!”小李兴奋地喊出了略显生硬的舟山话。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为扎实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提质扩面,2021年以来,全市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13万余套(间),承托起新舟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标共富 勾画城乡新面貌
夏日傍晚,凉风习习,饭后去哪走走?不必说,定海东海云廊一定是首选。这条全长约25公里的高标准城市绿道,如“蓝色长龙”点睛山海画卷,切实提升了城市综合品质。
自去年5月全线开通以来,云廊就成了市民观景、健身的最佳路线。沿线出摊的村民共富集市,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赚到了钱,激活了城市发展新活力。定海深度挖掘东海云廊风貌特色,将东海云廊打造成了一条集生态、景观、文化、健身、旅游、共富为一体的民心之路、发展之路,绘就了点上出彩、线上有感、面上有质的海岛新风貌。2023年10月,定海“东海云廊·人文定海”项目被列入全省2024年度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
“共富花朵”一路绽放,铺就城乡最美底色。更值得振奋的是,具有舟山味、未来味、共富味的海岛型现代化城乡品质样板逐渐成型,群众幸福生活持续“加码”。
“买菜、订饭手机点一点就行,孩子健身、阅读、学画画都不用出社区,这日子过得赛神仙。”年近70的杜阿姨就住在岱山蓬莱社区。2023年,该社区顺利创成全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并入选国家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
一个老旧社区如何变身未来社区?从群众需求中寻找答案是关键。针对设施设备不足等问题,社区将辖区内中心幼儿园改建为一站式邻里中心,配备少儿成长驿站、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健身房、幸福学堂、屋顶运动场地、相亲角等活动场所,开展便民生活、同心社、书画社等活动500场次,覆盖2万余人。还引入“乡社联动”共富运营模式,打造农产品直通渠道,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运营,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实惠和便利。今后,未来社区的各个场景将真正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实现全民可及、全域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