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大局服务强军 凝心聚力护航发展 奋力推动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1日 第 02 版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对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作出了新的指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军之大计”,聚焦“两个服务”职能定位, 奋力推动舟山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使命任务,在服务强军兴军上谋求新作为、建立新业绩
舟山特殊的战略地位,决定了舟山退役军人事务局更要聚力服务备战打仗,助推部队战斗力加速生成。一是坚持向战为战,提升支前能力。紧贴部队实战化备战训练需求,健全完善支前服务“全要素”综合保障机制,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充分考量国防建设和备战打仗需求,加快建立“平战一体、平战结合”的拥军支前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军地齐抓军事斗争准备的整体合力。二是厚植为兵情怀,办好惠军实事。把解决军人军属关心关切问题,作为双拥工作的主要抓手,建立“兵呼我为”工作机制,落实随军家属高质量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在退役军人安置、军人子女教育、随军家属就业等方面出台更多优待政策和倾斜措施,全力以赴稳好“军心”、固好“后院”。三是加强国防教育,凝聚尚武共识。进一步挖掘利用舟山丰富的军旅军事资源、独特的海洋海岛资源,打造“双拥公园”“军港夜市”等特色场景和地标,策划举办“海军节”“舰艇(军营)开放日”等群众性国防教育和双拥文化活动,增强全民国防安全意识,深入营造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主动作为,在助力新区发展上谋求新作为、建立新业绩
退役军人事务局提高站位,主动作为,积极融入中心大局,切实发挥自身优势,聚力服务改革发展。一是加强军地协同,服务“四重”建设。发挥双拥工作政治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健全重大项目军地协同推进机制,协调部队及时响应地方发展需求,在项目涉军审批、海(空)域开发开放、土地置换等方面积极作为,为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重点工程有序推进、重要指标圆满完成、重点工作加快实施提供保障。二是加强共建共享,助力融合发展。着眼发挥驻舟部队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专技人才等方面优势,推进军民共建联系点建设,深化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合作,深入实施文明共创、人才共育、平安共建等行动,推动军地优势资源充分融合、发展成果充分共享。三是加强选管育用,彰显老兵作为。坚持把退役军人作为人才来对待、管理和使用,加强“兵支书”“兵站长”培育选树,打造“千岛老兵”志愿服务团队,鼓励引导广大退役军人投身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国防宣教等事业,为新区建设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三、厚植民本思维,在促进老兵共富上谋求新作为、建立新业绩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牢固树立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广大退役军人更有获得感。一是加快健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强基”工程,加强退役军人事务员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基层退役军人工作人武部长(民兵连长)负责制,大力推广“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工作法,推动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从有到优两个跨越升级,切实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二是坚决兜住民生底线。健全困难退役军人动态监测机制,完善应急解困与长效帮扶相结合的扶弱帮困模式,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拥军事业,加快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力共为的困难现(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新格局,切实解决好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迈向“共同富裕”的底板问题。三是全力促进就业创业。建立退役军人人才资源库,探索“订单式”“委培式”就业扶持模式,推动技能、需求、岗位等就业要素密切衔接,让更多退役军人有机会、有能力、有途径实现就业增收。深化“以创带就”工作,推进退役军人和随军家属创业创新阵地建设,带动更多人实现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