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爱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玮:

呵护“一老一小” 践行责任显担当

汪超群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0日 第 05 版 )

  □记者 汪超群

  “双创之星”“创业导师”“最美退役军人”“侨商爱心奉献奖”……走进舟山市爱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玮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是满墙荣誉证书,这些,都是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见证。

  回忆起创办家政服务企业的初衷,王玮的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我想把优质母婴护理、病人护理和养老服务,带给本地老百姓。”正是这份热爱与执着,让他能够在新型服务业的商海中脱颖而出。

  职场“小白”历练为新型服务企业“掌门人”

  见到王玮时,他正在办公室与长护险工作人员商讨新一批护理员分配事项。

  “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全市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失能的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上门居家护理需求旺盛。”王玮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爱比健康管理”入选“舟山市首批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机构”以来,服务范围已涵盖普陀东港街道、展茅街道、六横镇、桃花镇、虾峙镇、东极镇,以及登步岛、蚂蚁岛、白沙岛、葫芦岛等悬水小岛。公司41名持证上岗护理员,正以“每月不少于12个小时、每周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服务标准,为普陀325名重度失能人员,带去优质上门居家护理服务。

  从一个没有经验的职场“小白”,成长为新型服务企业“掌门人”,王玮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2006年,身为退役军人的王玮,在宁波、上海等地工作生活时发现,“大城市两步一家政,而舟山两步一中介”回乡创办家政服务企业的念头,在他心中油然而生。

  随着舟山市爱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成立,王玮开始涉足母婴护理、病人护理行业。他四处网罗“阿姨”,在市场供需之间“架设桥梁”。

  然而没过多久,王玮就发现,传统家政服务业不仅收益小、人员流动大,而且相较于宁波、上海等大城市,存在服务理念落后、技术水平低、收费混乱等情况,高素质母婴护理人员更是“一员难求”。

  他瞄准商机,果断转型,于2015年5月成立舟山市爱比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主营优质母婴护理服务。随后,又带领企业成功获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自评机构、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同时获得独立办学资格,并顺利通过涵盖母婴生活护理(不含医疗服务)、病人陪护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舟山首家集母婴护理、养老护理、产后康复、互联网+、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职业技能等级社会认定于一体的员工制新型服务企业。

  今年6月,业务日益庞大的舟山市爱比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更名为舟山市爱比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爱比健康管理”已入驻舟山医院、普陀医院、东大康复医院、上海瑞金医院舟山分院、东部战区海军医院、市中医院6家产科平台、护工平台,拥有从业员工近700名。其中,月嫂占比半数以上,病人陪护服务持证率达87%,累计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初级母婴护理员超1000名。

  在服务“一老一小”中带动就业担当责任

  2016年,家住普陀沈家门的朱阿姨刚加入“爱比”大家庭时经济困难,在经过一系列正规培训后,她持证上岗,只用2年,就从一名幼儿园保育员转型成为“金牌月嫂”,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像朱阿姨这样,凭“一技之长”就业增收的案例,在“爱比健康管理”不胜枚举。“这些年,我们一共招聘了本地渔农村妇女和下岗女职工‘4050’人员430余名,均通过‘课堂理论学习、医院实操培训、督导师专业考核’,做到持证上岗服务,创造了积极的社会效益。”王玮自豪地说。

  除了带动本地妇女就业,王玮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舟山松原对口合作”,通过与当地多所高校及企业签订人员输送协议,把吉林松原和四川达州、万源的优秀妇女引进舟山、留在舟山,帮助解决结对地区就业问题,进一步提升舟山家政服务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服务“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截至目前,“爱比健康管理”已和我市19个社区签订“未来社区一老一小服务”合约,20个社区正在洽谈中,预计舟山未来社区服务覆盖率可达90%,就业人数达1500余名。

  这些年,尽管业务繁忙,王玮仍然心系公益,不遗余力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自主创业者,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担任创业导师,为那些曾经和他一样的创业青年提供人才招引、业务拓展等方面的指引。

  慰问老兵、爱心助学、跨省扶贫、洪灾捐助……一次次身体力行,一笔笔爱心善款,见证了他投身公益、担当奉献的热忱。

  对于未来发展,王玮充满自信。“我将竭力带领‘爱比健康管理’,做大做优居家养老、长护险、职业技能培训等业务板块,让本地老百姓‘幼有所育、老有所护’。”他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