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共谋千岛跨越 勇担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委员访谈录
俞浙前 赵梦露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0日 第 03 版 )
李世通 第一届舟山市政协秘书长 第二届舟山市政协副主席
林 涛 第四、五、六届舟山市政协委员
夏文忠 第六、七届舟山市政协副主席
□记者 俞浙前 通讯员 赵梦露
75年砥砺奋进,75年春华秋实。1949年9月21日,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伟大的时刻,肩负协商创建新中国重任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建立。从此,人民政协在祖国大地不断植根、发展、壮大。
从1987年到2024年,舟山政协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以广泛视角、独到见解、有效建议,为舟山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献计出力。
同心同德筑伟业,群策群力启新篇。这是我们从一届届委员身上,看到的“团结民主、科学精神、和而不同”的人民政协精神。他们胸怀大局、着眼大事,他们聚焦“国之大者”,又心系“民之关切”,坚定不移推动着舟山这座“千岛之城”深刻转型。
从无到有,回首来路溯初心
接受采访的李世通老人,如今已有89岁高龄。他曾任第一届舟山市政协秘书长、第二届舟山市政协副主席,为舟山市人民政协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尽心尽力。
在老人的记忆中,舟山市政协初创的点点滴滴,依然深刻清晰。谈起政协舟山市第一届委员会的筹备建立和初期工作,如数家珍。
“那是1987年3月,时任市委书记祝耀祖交托给我们一项重要任务——筹建第一届舟山市政协。他专门对我讲:‘政协成立以前的筹备工作,你要负责起来把它认真做好。’”老人回忆着,面容庄重而严肃,透露出重任在肩的使命感。
筹备工作用了4个月,在社会各界选举产生286位市政协委员,由20个界别组成。1987年7月13日至19日,政协舟山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定海隆重召开。这个时间点,成为舟山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舟山市政协成立初期,在市委领导下,坚持围绕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协商监督活动,议大事、办实事。
从那时起,政协委员们上船头、下海岛,足迹踏遍千岛。他们视野宽泛,心系国计民生,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以满怀情感和细腻笔触,将调研所得形成报告,把海岛经济民生的方方面面传达给市委市政府,成为施政的重要依据。
“记得1988年那年,根据舟山当时的经济特点,我们重点是开展调查研究。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对舟山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衰退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李世通回忆。
渔业是当时舟山的重要基础产业。当年形成的《治理舟山渔场生态环境刻不容缓》的调研报告,在省政协六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专题发言,还在省政协《联谊报》作了头版头条报道。为此后的海洋污染治理、渔业资源保护,以及舟山渔场修复振兴开了先河。
在第一届市政协的工作报告中,记者注意到,委员们还围绕“农业发展”“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区建设和管理工作”“小岛上的群众向大岛迁移”等主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大批站位高、思考深、措施实的参政议政成果,做到了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有力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李世通告诉记者,除了调研,政协还发挥各类专业人才集中的优势,组织各界别委员开展社会服务和联谊活动,为海岛农村的百姓提供各种服务。同时,利用政协自身联系面广的特点,向海内外全方位宣传舟山,推介“渔、港、景”资源,有力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这么多年,我总能感觉舟山一年一个新变化。想到这里面肯定有政协的功劳,我就感觉欣慰。希望现在和以后的委员们能把舟山建设得越来越好。”李世通衷心祝愿,人民政协越来越好,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一些贡献。
敢于发声,凝聚共识增合力
在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中,绿色石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可谓日新月异,短短十年,一个体量惊人、蒸蒸日上的石化产业集群在东海之滨崛起,并且培育出完整产业链。“目前的绿色石化产业建设体现了舟山速度。项目建设落地成果与我们提案相吻合。我有自豪感!”作为连任三届舟山市政协委员的林涛,曾积极为引进大型绿色石油炼化项目摇旗呐喊。
从偏远小岛到“世界级工厂”,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是舟山“无中生油”“聚气发展”的生动剪影。这背后,一直都有政协委员的呼吁和助力。
“我记得是2014年,舟山群岛新区获批不久,我们考虑到,当时的舟山经济仍缺乏有支撑力的大项目。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国家当时对石油炼化一体化的PX项目需求的缺口在43%以上。我们认为,舟山应该主动承担起大石化项目建设这一国家战略。”林涛说,舟山有条件、有资源搞大石化,只要把环保控制好,在离岛建一个大石化项目是可行的。“因此,我们提交了相关提案。”
而提案的背后,是我市三级政协委员助力舟山经济建设的一腔热血和广泛调研。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需求到地方上的产业基础,再到环保可控性,甚至包括公众舆论与呼声,事无巨细予以科学分析论证,最终形成翔实且具备可行性的提案,他们为之付出了巨大精力。
在舟山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林涛委员关于“引进大型绿色石油炼化项目”的大会发言,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共识,助推绿色石化项目落地舟山、领航发展。
鱼山绿色石化基地从开工建设到现在,仅用十年时间,就建成了二期完全投产,速度惊人。从创造“鱼山速度”到成为舟山经济逆势增长的重要支撑,政协委员围绕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产业链的发展壮大接续建言……
立足“双岗”,履职尽责建实功
“筹划申报自贸区的工作,早在2013年就已经开始。”时任舟山市政协副主席、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副主任夏文忠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当时舟山群岛新区刚设立不久,且亮点频现。其中一大亮点,就是确立了“三步走”战略——从综保区到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因此,舟山群岛新区规划获批后,我们立即着手申报自贸区工作。”
在舟山的产业经济发展历史中,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但在2017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浙江自贸区前,舟山党政各界已为此付出了多年的努力。夏文忠回忆,2014年,舟山主动承担起“江海联运”和“石化产业建设”这两项国家战略任务,省政府更是希望舟山把油品储备和自由贸易做起来,自贸区申报的条件逐步成熟。
这些年,舟山市政协为此不断努力,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同时,以坚实的调研为基础,实事求是为相关部委提供有效材料,为决策作佐证。“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直到2017年获批前夕,我们还在北京修整相关材料、与部委负责人交流,尽力争取一切获批的可能性。”
对于舟山来说,自贸区获批只是跨越式发展走出的第一步。而舟山市政协也尽心尽力为自贸区建设添砖加瓦。
“舟山是一个特殊地方,它主要承担的是国家大宗商品的战略安全和大宗商品的全球配置能力。”夏文忠说,这些年来,市政协围绕“打造中国大宗商品双循环重要枢纽”“加快我市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发展”“油气行业安全生产”等议题,通过一次次调研视察,一场场协商会议、一项项民主监督,绘制出一幅担当作为的履职画卷。
在舟山市政协助力推动下,“保税燃料油审批权限下放”“油品混兑制度创新”等一项项有利于自贸区发展的政策相继落实,为今后的产业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创美好新时代的新长征路上,舟山市政协将准确把握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的“政协篇”,把创造性贯彻落实、创新性转化发展体现到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政协履职工作向全面深化改革聚焦、发力。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争当高质量发展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先行者,奋力开创新时代政协工作新局面,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舟山新篇章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
本版图片由舟山市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