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各地各部门全力防御台风“普拉桑”

排查内涝隐患 加强应急联动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20日 第 02 版 )

  昨天下午,沈家门渔港泊满了避风船只 摄影 通讯员 姚峰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讯  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昨晚在岱山沿海登陆,我市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工作。

  截至昨晚,全市4530艘国内渔船、2784艘商货船全部到港避风,94艘无动力修造船舶落实“一船一泊”。全市89个小流域山洪灾害重点村落、240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全部按“一点一策”做好人员转移预案。我市还暂时关停了16个涉海A级景区,并提前向游客发布风险提示。

  昨天上午,定海区马岙街道五一村的村干部,冒雨对村里2处小型山塘再次开展巡查。马岙街道密切关注雨情,加强山塘水库河网和小流域山洪隐患点排查,3天组织巡查40余次,并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在马岙街道最大的水库团结水库,当地组织力量,对水库坝体、溢洪道、排水沟及沉降观测点等处开展检查。

  连日来,各地城管部门加紧排查城区内涝隐患,调配应急强排车辆和移动抽水泵,保障排水畅通。昨天上午,在普陀区沈家门东河碶门,1辆管道疏通车和2辆防汛强排车准备就绪,工作人员做好设施设备检查工作。一旦发生强降水致使道路积水或管道排水不畅的紧急情况,应急车辆和人员将立即投入抢险工作。

  截至昨天,全市各地城管部门出动检查人员1530人次,发现城区内涝隐患67处并已全部整改;疏通雨水管网61.4公里,疏通雨水井1172个,城区15处易涝风险点及18座城市隧道、1座下穿式立交均已落实防台管控措施。

  岱山县2046艘各类船舶均落实防台安全措施,其中1554艘渔船全部在港或在安全水域避风。高亭镇发动“航行的支部”党员渔民组成党员突击队,加强渔港码头巡逻,逐船排查渔船锚泊情况,协助固定锚链,加固缆绳,确保在港渔船安全避风。台风“普拉桑”昨晚登陆后,岱山总体情况平稳,全县面雨量最大站点为秀山客运中心站的14.6毫米。

  嵊泗县嵊山镇政府分管负责人带领7人小组携抗台和生活物资,于9月14日进驻壁下岛,与小岛干部群众共同迎击第13号台风“贝碧嘉”。“贝碧嘉”过境后,抗台小组走入村民和养殖户家中详细了解受灾情况,积极参与灾后救援和恢复生产工作。第14号台风“普拉桑”紧接着来袭,他们来不及返回嵊山休整,再次投入抗台行动,对码头、渔港、地质灾害易发点、危房、水渠堵塞隐患点等展开全方位检查。

  新城对辖区内9个水库、37个山塘的巡查次数加密为一天一次,对水库坝体、背水坡、溢洪道、设施设备进行保养,及早发现并排除故障。9月18日以来,全市各地累计检查水利工程54处次,累计对5个山洪灾害防御、17个水库、46个山塘等水利防汛责任人进行了抽查,督导责任人进岗履职。

  我市各在建项目工地全面落实防台措施。舟山高新区综保区东侧地块上有5个投资规模超亿元的市重点项目在建,昨天各项目工地的施工人员抓紧完成物资规整及加固,高空作业一律暂停。

  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舟山管理中心巡查人员全面检查桥隧涵、高边坡、高路基、交安设施、收费机电设施设备等,为高速主线开出“安全体检单”,落实闭环检修整改,修复受损设备。同时,强化应急协调联动、救援力量调度、综合会商研判机制,密切关注台风动态,细化落实防范应对工作。

  根据我市发布的风险管控指令要求,昨天下午,全市各学校有序安排提早放学,严格做好在校师生安全管理。下午2时30分,舟山二小的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排队走出教室,提前放学回家。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生放学后,他们将暂时切断学校水电,关紧门窗,安排人员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