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聚焦公共服务一体化
五龙乡办好关键小事提升“一小”幸福感
滕海平 洪萍萍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06日 第 05 版 )
□记者 滕海平 通讯员 洪萍萍
家家都有小,“一小”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近年来,嵊泗县五龙乡锚定海岛共富总目标,聚焦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统筹各方资源,通过一项项暖心举措,回应群众的民生需求,用实际行动托起“一小”稳稳的幸福。
定制“通学路径”
贴身守护学子出行
9月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在五龙乡边礁村村口,学生和家长陆续来到了指定地点,等候上车。正在送孩子的“新五龙人”李先生不忘与众人感慨道,“有了定制‘便民专线’,这下送孩子上学方便多了,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也不影响自己打工,作为家长感到很欣慰。”据悉,五龙距离县城约12公里,自当地幼儿园、小学拆除兼并以来,孩子上学需换乘2班次公交,电动车接送至少还需提早1小时起床。今年3月,当了解到学生上学路程远、乘车难、乘车不便后,五龙乡联合县教育局、县属第二、三小学,及时调整线路,采用“定时、定点、定线”方式护航外来子女“上学路”,学生家长交口称赞。
整合“门前阵地”
打造多元服务场景
“‘儿童之家’在我们黄沙村无处不在,阅读区在我们的农家书屋,孩子可以在此阅读绘本。孩子们读书眼睛疲劳了,也可以在健身房区域玩耍。我们还依托‘船的记忆’广场,增设海洋特色文化游乐设施、法治科普角等适合儿童活动的场所。”黄沙村党支部书记周跃飞介绍。
黄沙村活动丰富多彩,田岙村则依托文化礼堂,定期邀请“礼堂伙伴”县司法局,为辖区青少年开设反对校园暴力的普法课程。像这样的“门前阵地”,正是五龙乡精心打造儿童友好15分钟生活圈的缩影。依托家门口的红色教育基地——嵊泗抗战纪念馆,相继举行了“我是小小讲解员”“齐唱爱国主义歌曲”等一系列春泥活动。此外,五龙乡每周还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马拉松、亲子绘本阅读等活动,为儿童量身定制“爱阅之乡”。前不久,五龙乡首个亲子乐园项目开始试运营。“为了让孩子们周末更有地方玩,位于田岙旧船厂的亲子乐园主打‘快乐’牌,通过嵌入互动体验式儿童游乐设施,增强儿童的参与感和体验感。”五龙乡有关负责人说。
推呈“特色礼包”
精心鼓励参与实践
“带鱼那个煮冬菜呀。海蜇皮子吃三矾呀。”边礁岙村的渔歌号子馆传来阵阵稚嫩响亮的渔歌声,学生们正在当地海岛研学实践教育点,参加多彩的研学活动。近年来,为填补“课堂外”海岛学生学习娱乐空白,五龙乡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将黄沙村村史馆、舒信虎工作室、一阵风摄影工作室等多个场馆打造成研学点位,并将各点位分类规划设计为红色研学、渔俗文化、非遗体验等不同主题的研学线路,为学生提供通过实践增长知识的机会。每年寒暑假,五龙乡都会组织辖区内青少年开展以红色教育、成长益智等为主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丰富青少年的假期里精神文化生活。“在我们这个小海岛上还可以开展这么多实践活动,给孩子提供假期好去处,政府绝对是花了心思的!”家长张女士竖着大拇指说道。
夕阳西下,正是人们归家的时候。放学的铃声回荡在空气中,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带着蓬勃的朝气走在街上,惹来人们喜爱的目光。在五龙,大家都有了看不完的风景和说不完的故事……
图片由嵊泗县五龙乡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