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市远洋渔业企业加快“闯非洲”
刘凯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9月04日 第 02 版 )
□记者 刘凯
本报讯 近日,在舟山海得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信息大屏内,可以看到,该公司的6艘渔船正在安哥拉海岸线以外12到200海里内的专属经济区捕捞作业。同时,还有2艘新船正绕过好望角,开赴渔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安哥拉的这片海域盛产带鱼、竹荚鱼、鱿鱼等经济鱼类,去年单船就实现产量2700余吨。
“加上路上的2艘,我们在非洲已经有17条艘的规模了。”对着渔区地图,舟山海得利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安向记者介绍道。安哥拉海岸线较长,渔业资源丰富,投资环境正越来越好,特别是经过前几年当地渔业政策调整,渔业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渔业管理政策越来越透明稳定,总体发展形势和投资环境看好。
“我们今年正在向省里申报,想在安哥拉建设配套基地,包括医院、码头、物资中心、300吨到500吨的加工厂,还有1万吨的冷库,形成一整条产业链。”沈安说,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在非洲布局,商贸、餐饮、房地产等都在兴起,他对在非洲的业务扩展颇有信心。
我市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非洲,到当地开发过洋性捕捞项目,其中浙江兴旺远洋渔业公司就是今年的“新兵”。该公司原本主要在东南太平洋从事远洋鱿鱼捕捞。今年他们准备改装投入4艘渔船,到肯尼亚进行蟹笼作业,目标就是那里的黄金蟹。捕捞上来的活蟹将直接通过空运进口到中国。
肯尼亚东部濒临印度洋,丰富的海洋资源赋予该国巨大的渔业潜力。“那里的捕捞技术和设备均较为落后,我们去也相当于帮他们开发海洋。”浙江兴旺远洋渔业公司总经理陈星星说,过洋性捕捞相当于是境外投资,有助于提高渔获物产量从而增加当地渔业收入,同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我们管理团队其实来自台州,但是舟山对远洋捕捞的金融支持力度比较大,所以我们选择把企业落户在舟山。”陈星星表示,依靠舟山当地的金融支持他们才有信心到非洲探索新的渔业捕捞基地,“现在我们船正在台州修整改造,有2艘已经基本完成申报,还有2艘也正在申报中,预计下半年就可以投入运营,单船年产量在800吨到1000吨。”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3家远洋渔业企业在非洲从事过洋性捕捞,共投入船只26艘,主要分布在安哥拉、塞内加尔、几内亚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