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一答”找出堵点难点问题 “精准把脉”做好营商环境答卷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情况专题询问会侧记

丛琳 阴冠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9日 第 01 版 )

  □记者 丛琳 通讯员 阴冠平

  “政府在加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对支持和促进航运业高质量发展有哪些政策和措施?”“政府有否考虑建立危化品数字化管理平台?”……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情况专题询问会在新城举行。市政府以及发改、教育、科技、港航、政务服务办、税务等多个部门负责人到场,接受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询问。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部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稳定社会预期的重要保障。今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通过了《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情况专题询问的实施方案》,5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奔赴四个县(区)和部分功能区开展调研,通过走进基层单元,组织部分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座谈等方式,共收集到31家涵盖各类行业企业和3个行业协会提出的57个问题及相关意见建议。

  专题询问现场气氛紧张热烈。9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位场外人大代表向各部门提出了自己关心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开门见山、直击要害。

  现场播放的视频短片显示,有航运企业反映,我市新购船舶企业办理《船舶营运证》存在安全风险评估要求高、程序复杂、办理时间长等问题,因为“等不起”,企业无奈只能去往外市办理。

  “请问市港航局,企业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下一步如何改进?”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郑耿德直截了当发问。“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 面对提问,市港航局主要负责人没有回避,坦承不足。他介绍,安全评估主要针对船舶本身质量和企业安全管理两方面,在实行评估过程中,该部门也在不断加强与企业沟通,并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评估机制。下一步,还将继续简化程序,优化服务,做到事前严把关,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我市正在制定舟山航运服务业相关的发展规划以及扶持政策,发展规划预计今年9月出台。同时有关部门正在修订促进航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届时将进一步推动我市航运产业转型升级和做大做强。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刚提出,调研中有企业反映一些行业检查频繁,检查标准不统一、不规范,让企业难以适应。“在综合查一次改革背景下,如何进一步规范行政检查,提高质效,更好地服务企业?”陈刚将问题分别抛向市应急管理局和市城管局。

  “检查确实比较多。”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坦言,除了完成部门年度执法检查任务,还要兼顾上级部门部署的专项检查活动,以及其他地市发生各类重大事故后统一性的大检查活动。

  优化营商环境和守住安全底线两者既需要平衡,但又缺一不可。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部门将尽量减少多层级的重复检查,并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的危险程度、生产规模、发生事故概率等情况,制定科学的检查计划,并通过线上巡查、加强统一检查标准等手段减轻企业负担。

  市城管局负责人也表示,将从优化执法改革创新、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等方面发力,减少重复或不必要的检查,并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跨部门的综合检查,进一步提高检查效率。

  提问、回答、追问、补充,在2个多小时的问答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先后抛出近20个问题,涉及税务柔性执法、国际航行船舶进港联检、危化品运输管理和使用存储、普陀山旅游实名制预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等方方面面。询问者围绕社会关切,问出“症结”,问出承诺;应询者紧扣自身职责,答出“良方”,答出担当。

  场内热度不减,场外的市人大代表蒋涛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提出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多,相关检验检测、认证环节费用较高的问题,发改部门作出了回应。

  据了解,此次专题询问通过舟山发布视频号、舟山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竞舟APP、竞舟新闻视频号、舟山人大微信公众号、舟山人大网站等融媒体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场外3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也组织人大代表,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同步观看直播。整个专题询问会期间,观看量达9.8万人次。

  询问环节结束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要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举一反三,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助力现代海洋城市建设“985”行动落地落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明超表示,下一步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对问题清单整改和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