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党建引领“多方共治” 解锁小区“幸福密码”
翁青青 沈碧红 刘金双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28日 第 03 版 )
□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沈碧红 刘金双
东港街道是普陀区城市发展的主战场,居民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
党建“一子落”,治理“满盘活”。近年来,东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
通过试点先行、压茬推进、因地制宜纾困解难,东港街道不断夯实党建“主阵地”,激活城市社区“红色”动能,全力构建起党建引领新时代海岛城市小区治理新格局。
三方协同聚合力 党建引领强治理
今年,为盘活浙能蓝园小区闲置7年的800平方米资产,东港街道文康社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多次专题讨论,小区事务监督委员会现场监督项目开标,全体业主票决,闲置的资产得以顺利出租,预计小区可以实现增收近40万元。
近年来,东港街道通过建立健全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共治机制,党员参与小区事务的热情持续高涨,为促进邻里和谐、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
“目前我们依托红色业委会、社区工作者、物业经理‘三支队伍’,积极吸纳在职党员、‘五老’干部、社会组织负责人等参与基层治理,以辖区物业联席会形式常态开展物业经理学习培训,持续提升服务水平。”据文康社区党委书记刘淑妙介绍,随着“三方协同”共治模式的深入推进,小区矛盾进一步化解、管理进一步规范、力量进一步凝聚。
如今,东港街道正以文康社区为试点,在辖区城市社区推行“三方协同”共治八项制度,加强小区党支部对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及社会组织的资源力量整合和政治引领。
此外,东港街道还积极通过选人组队、搭台建章、作用发挥等举措,以党建引领三方协同治理为核心,推行聚创微空间、聚焦微议事、聚力微服务、聚合微头雁、聚能微激励“五微”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共建共享共治理 红色物业暖人心
“多亏了小区党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的耐心帮助,解决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日前,家住东港香榭花园小区的住户,来到周永成银领志愿服务工作室,向这些天来无私帮助他的党员志愿者们表达了谢意。
位于兴普社区的香榭花园小区建于2006年3月,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居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物业管理精细度要求也逐渐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逐渐难以满足群众所需。
“小物业”关乎“大民生”。为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香榭花园小区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红色物业”模式,将志愿服务理念融入到“红色物业”。如今,在香榭花园,有一支由小区党组织牵头,联合物业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的“红色物业”暖心服务队。他们由150余名在职党员组成,专门为小区群众提供邻里守望法律援助、环境保护、消除各类纠纷隐患等志愿服务。目前已服务120余人次。
此外,小区还发挥党组织、物业服务企业、业委会“三驾马车”协同运转,建立起民主协商议事制度“344”工作法,让居民诉求有承接、有回应、有办理、有督促,做到了服务承诺的“急事马上办、难事盯着办、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反馈”,也让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目前,香榭花园小区党组织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鼓励业主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严格落实小区党组织、物业、业主委员会三方联席会议,及时讨论研究小区重大事项和小区治理等问题。至今为止,已累计协调小区类邻里矛盾100余场,处理垃圾分类选址难、物业费调价等民生实事20余件,化解率达到98%。
“五社联动”共守护 同谱社区“幸福曲”
每天中午,位于中昌社区幸福食堂的老年食客络绎不绝。老人们坐在餐桌前,一边享用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开心地话家常。食堂内饭菜比外部菜品普遍降价10%。除了堂食,幸福食堂还提供上门配送服务,配送服务范围辐射周边3个社区。
据了解,为提升服务社区老年人和儿童的精准度,中昌社区运用“网格+”机制,将“一老一小”服务融入网格化工作,全力实现服务最大最优化。社区在网格中形成常态化关爱服务,网格员每周入户走访高龄、独居、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及时上报信息、跟进服务,让困境老人和儿童生活有保障、困难有帮扶、心灵有关爱。
近年来,东港街道中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五社”力量紧密联动,打造“五社联动,朝夕美好”品牌。社区从“一老一小”两大群体需求出发,整合辖区阵地资源、自治组织等,发动多方协同共治,架起为民“连心桥”,不断激活“邻聚力”,实现服务“邻距离”。
如今,在中昌社区,共有老党员、老干部等“名人”近50名,他们积极发挥“名人效应”,成立“阿法工作室”和“耆英志愿服务总队”,借助“红色议事厅”,积极参与小区自治,帮助小区解决因房屋漏水等问题引起的邻里矛盾近百起,并通过“点赞点亮榜”宣传先锋言行,激励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
目前,东港街道也正以中昌社区为试点,向其他社区辐射“五社”共治理念,坚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身边问题,不断培育壮大“五社”共治体系,以小区“自转”不断推动社区“公转”。
业主代表共商议 架起居民“连心桥”
8月10日,安居新村召开了一次业主代表会议,对小区安装监控事项进行了商议讨论。从草案拟写到最后执行,业主参与了所有过程,也让办法在最后的施行阶段十分顺利。
与会的业主代表表示,这次业主代表会议的成功召开,不仅解决了小区的安全问题,更为未来小区管理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业主代表制度的建立在推动小区管理优化、构建和谐温馨居住环境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2年,东港街道结合党建引领在东方铭苑小区建立了全市首例小区业主代表会议制度,并召开第一次业主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全市首个小区事务监督委员会,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和民主监督。
近年来,东港街道以东方铭苑小区为试点,不断探索在居民小区试行建立业主代表会议、小区事务监督委员会,使业主代表会议成为业主大会的常设机构,代表全体业主行使物业管理事项决策,维护全体业主共同利益。
如今,东港街道已指导并完成多个小区业主代表选举工作,实现小区大家建、事情大家议、成果大家享,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同时,东港街道也在各个小区启动业主代表活动室等阵地建设,结合党建引领、红色物业载体,更好地发挥“一根头发带动一把头发”作用,架起各个组织和全体业主之间顺畅高效沟通的桥梁,协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造品牌样板区 谱写治理新篇章
近年来,东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小区党建模式,深化社区、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同共治,坚持细治、精治、长治一体推进,着力破解小区治理痛点难点问题,让小区治理能力和宜居品质不断提升。
东港街道以全面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为抓手,重点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五微”工作法探索实施等党建项目,创建文康社区“五微融治,无微不至”、中昌社区“五社联动,朝夕美好”、莲洋社区“五心五合,心‘莲’万家”等党建品牌,如今已建起了一大批“小区党建三方协同样板区”,让城市社区“红色”底色更浓。
创新三方协同共治机制、搭建“居民会客厅”“楼道议事角”平台、推进非警务分流、走村入社进户、逢一进格、网格夜访……如今,东港街道正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党建工作新格局。目前,累计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600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35000余起,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未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东港街道将在守正创新中拓展成果,在精耕细作中积厚成势,以党建引领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时俱进,谱写幸福的“治理乐章”。
本版图片由东港街道办事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