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加快建设

首单锚地综合服务业务落地

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引进企业13家,海事服务中心大楼预计年底投用

石艳虹 陈唯奇 王欣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19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石艳虹

  通讯员 陈唯奇 王欣

  本报讯  8月17日中午,外籍油船“诺德企鹅”轮在秀山东锚地,接受了低硫油、柴油、润滑油、物料补给和船员换班等一站式综合海事服务,综合供应货值近260万元。“与以往不同,此次除燃料油外,其余服务首次通过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完成,标志着小干岛‘园区+锚地’运营模式正式运行。”在作业现场的市港航和口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当天7时许,记者到达现场时,位于园区的海事服务船供仓库内已是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用叉车将7.3吨物料装运到厢式货车上。该仓库共计8500平方米,可提供物料10多万种,从生活用品、五金器材、电器设备等一应俱全,具备较强的“一站式”物资综合供应能力。装运完毕后,仅用时2分钟,货车便将物料运送到位于园区南部的2000吨级配套码头。该码头毗邻马峙锚地,区位优势突出,近日刚刚对外营运,可同时停靠3~4艘海事服务供应船,为园区服务锚地外轮提供必备岸基服务支撑。

  随着4名外籍船员登船、物料完成吊装,停靠的“定新29”轮迅速起航。“定新29”轮为我市首批投用的多功能海事服务“舟山船型”,载重43吨,配有食品专用冷藏集装箱,可综合提供淡水、伙食、物料等配送和船员接送服务。经营该船舶的舟山市鑫海外轮供应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延武介绍,自2021年首艘多功能海事服务“舟山船型”投运,目前全市船队规模已达8艘,年底前可增至10艘,覆盖舟山全港域。

  小干岛海事产业园项目负责人丁一春介绍,首单作业完成后,将做好经验总结,进一步提升码头服务品质和效率,推进标准化建设。目前,已有10多家驳船公司有入驻意向,订单量逐渐增加。园区将把该码头打造为海事服务船舶母港,与仓储、物流、技术服务等形成联动效应。

  “每年在舟山海域的国际船舶流经量达13.7万艘次,但在舟山锚地购买海事服务的艘次占比还较低,服务能力欠缺是关键因素。打造这样一个海事服务产业园,核心目的之一就是为开辟锚地海事服务市场提供支撑。”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海事服务处处长沈毅斌介绍,这需要从锚地、码头、仓储等基建配套,到供应、船员、技术服务等优质企业集聚,再到通关便利化、业务数字化等政策创制环环打通。

  今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985”行动,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建设加速。截至目前,园区已累计引进意大利乔舶森等企业13家,正在招引世界顶尖油品检测实验室、船舶设备技术服务商、溢油应急设备供应商等一批头部企业。园区配套的海事服务中心大楼已基本完成装修,正在加快联检设备采购,预计年底可投用,届时换班船员可在园区办好一系列手续。同时,园区依托舟丰海事服务平台等市场化专业平台,推进业务线上线下协同开展。园区还将逐步引入更多惠企便企服务,打造海事服务“一类事”增值化改革重要窗口。

  “小干岛海事服务产业园将聚焦功能、效率、数智特色,加快打造船舶供应、船舶技术、船员换班、检验检测四大中心,努力成为‘八大平台’标志性成果。”沈毅斌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