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要抢抓“风口”飞起来
小小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14日 第 03 版 )
海客谈 小小
今年以来,长涂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利用无人机高空视角和灵活机动的特性,对辖区进行空中全覆盖巡查,针对乱搭乱建、镇容秩序、水体污染、垃圾堆积、秸秆焚烧等基层巡查高频事项,建立“空地协同”立体执法监管模式,大幅提升了治理效能(据《今日岱山》7月27日报道)。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就是要善于抓住“风口”飞起来。
自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治理持续优化。即使如此,城市管理也依然存在一些难点、乱点,比如智慧监控难免会有盲区,有限的执法力量难以做到全天候、全覆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的欠缺,难免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出现反弹,以至于需要反复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长涂镇创新开启“综合飞一次”执法新模式,利用无人机开展全程40分钟的常态化巡检,每20秒拍摄一张照片并回传分析,目前已累计巡航1200分钟、飞行350公里,不仅有效破解了传统路面巡查时空限制大、死角盲区多的问题,还通过多部门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执法效能,令人耳目一新。
眼下,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市容环境令人心旷神怡。与此同时,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围墙背后、犄角旮旯,常常会有脏乱不堪的卫生死角,尽管无碍观瞻,但在无形之中滋生病毒细菌、影响环境质量。长涂镇开启“综合飞一次”执法新模式后,高空视角让一些卫生死角暴露无遗,便于第一时间跟进整治。
在一次日常巡检中,无人机发现一处隐蔽的荒地上正在露天焚烧秸秆,执法人员15分钟内就完成了现场处置。这样的效率,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除了“统一巡查”,无人机还能执行“特殊任务”。如长涂镇相关单位为复核长涂镇某船厂是否存在违规使用特种设备情况,不再像以前那样上门检查,而是采用了空中巡查的“免打扰”模式,随时都能获得高清图像。
“空中城管”率先在长涂镇实现,证明了一个道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过程并非是渐进的,抓住智能技术发展的“风口”完全有望“飞”起来。同时,社会治理的创新不必唯大城市马首是瞻,也不一定总是“城市引领乡村”。只要锐意改革,充分借助新质生产力,积极应用最新科技成果,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在跨越发展中实现弯道超车。
长涂镇的“综合飞一次”执法新模式,不但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而且在城区还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公安及交警、城管、环保等诸多执法部门共建共享“科技翅膀”,城市大脑就能迭代更新,执法效能就能显著提升,大综合一体化的社会治理必将更加耳聪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