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规的建设速度是这样拼出来的——

只争朝夕,爱拼才会赢

顾良达 陈斌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09日 第 01 版 )

  金塘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 摄影 记者 张磊

  扫一扫 看视频

  开 篇 语

  曾经,金塘北部围垦区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滩涂;如今,这里塔吊成林,打桩声此起彼伏,工程车来往穿梭……作为我市高水平建设的八大发展平台之一,金塘先进新材料产业园正在快速形成。

  去年11月30日,市委“985”行动重大产业项目金塘新材料主体项目正式开工,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超常规的建设速度,是如何拼出来的?

  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深入金塘先进新材料产业园,走近奋战一线的党员干部和建设者,采访他们的奋斗故事。

  □记者 顾良达 陈斌娜

  7月22日,大暑。上午9时,骄阳当头。

  在沥港水厂改扩建工程现场,金塘新材料项目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王文杰和兼任指挥部政策处理部副部长的金塘镇党委书记朱惟炜,一起察看新建水厂的试运行情况。

  这是一座专门为新材料产业园提供用水保障而扩建的配套项目。

  金塘原日供水量1.5万吨,基本满足岛上居民和企业用水。但新材料项目一旦开工,会出现近5000吨的供水缺口,如何解决?

  早在新材料项目施工前,王文杰和朱惟炜就着手落实新建或扩建水厂事项。从选址到建厂,他们一次次跑现场,搞调研,化解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被问及看过的图纸、跑的部门、开的协调会、拟定的方案有多少,他们早已记不清楚。

  “水、电是基础,我们必须赶在项目开工前全部准备到位,自来水管也要提前敷设入园,做到水比人先到场。”王文杰说,在各方的努力下,改扩建主体工程提前3个月完工,于7月4日试运行,日供水量新增5000吨。

  检查了水厂试运行情况后,满头大汗的王文杰和朱惟炜又急匆匆地赶回镇政府办公室,处理相关民生事项。

  “我们镇政府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党员干部,和我一样身兼指挥部的工作。忙的时候,大家白天做新材料项目相关工作,晚上加班完成镇里的其他事务。”朱惟炜说。

  他们前脚刚进门,后脚就有3位镇干部紧追而来,汇报镇上的防汛防台工作。

  王文杰办公桌上扎堆的文件资料旁,放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治疗高血压、发烧、感冒等的各种药盒,一旁还放着一台电子血压测量仪。之前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强度较大,王文杰的血压一度升高,最高时收缩压160,舒张压110。

  项目大,任务重,所有人都在抢时间,拼进度,有些“小病小痛”就硬扛或是“自疗”。

  “像我们的另一位前期负责项目报批的副指挥长丁水华,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部门、企业之间,根本没时间关注身体上的一些病痛,直到顶不住了才去医院,至今还在接受治疗而无法返岗。”金塘管委会主任、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邵辉心疼地说。

  接手丁水华工作的琚一舟也是一位“拼命三郎”。为了尽快熟悉相关业务,他铆足了劲,日夜兼程地奔波,边学习边了解,将一项项工作快速推进。

  “各项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了,提前的每一天,都是大家抢来的、争来的。”邵辉告诉记者,在其他几位副指挥长的带队下,各部门间比学赶超的氛围十分浓厚,有时凌晨一两点了,还有人在指挥部工作群里汇报情况,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去年5月,指挥部项目审批部副部长郑斌新婚后就马上返回工作岗位,继续高频地往返杭州、北京等地,对接汇报相关审批事项。

  那时,正是新材料项目相关的各类申报审批的集中阶段,郑斌不是出差跑审批,就是加班开会、整材料。

  “她肯定会难过,有遗憾,但更多是对我工作的理解,明白这个项目对舟山的意义与重要性。”看着办公桌上他与妻子的甜蜜合照,郑斌满怀歉意。

  之前的婚礼筹备,他没时间“插手”,还欠了妻子一个“蜜月旅行”。郑斌的付出也换来了高分答卷:成功将项目增加值能耗控制在0.51吨标准煤/万元以下,为企业节约成本7.2亿元。

  “拼”,这是记者在现场的感受。整个采访过程更是“见缝插针”,许多人在采访间隙也争分夺秒地联系工作。

  在金塘管委会办公大楼6楼指挥部走廊里,来往的人,行色匆匆;各办公室里,大家探讨工作时语速又快又急;遇到需要多部门沟通事项,副指挥长严华被“打爆”的手机,连充电都来不及;出外勤多过坐办公室的副指挥长陈杰,常常被人“堵”在大楼的电梯口,追着签文件;退居二线的调研员韦华舟、徐嵊军主动“领任务”冲一线;各处室的负责人就连在食堂吃饭都要“找对”同桌,抓紧时间谈工作,探讨问题……所有人都在“挤”时间,拼速度。

  在办公楼保安的印象里,楼里加班的日子多,人也多。每次夜里看到有人下班,他们总会玩笑一句:“又关夜学了。”

  从无到有,从问号到句号,一项项任务,在这些党员干部的“拼抢”中顺利完成。蹲点采访暂告一个段落,但这些拼抢的身影,还常常在记者的脑海里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