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听见舟商:市政协以“履职更优”助力“营商环境更优”
王浩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8月07日 第 05 版 )
舟山总商会政协委员会客厅座谈商议惠企助企政策落地情况
市政协委员体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各项增值服务
市政协邀请企业家代表走进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市政协委员走进企业开展政策宣传
□王浩力
“终于不用担心发明专利预审名额少的问题。”近日,在市政协“以科技创新引领临港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常委会重点课题调研中,浙江优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提起这点赞不绝口。
自去年市委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暨市政协“请你来协商”政企协商会召开以来,市政协第一时间协调有关单位,帮助企业争取到14个预审名额。而这一变化是市政协发挥政协履职作用、全力以赴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成果。
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一直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号改革工程”。
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的脚步就跟进到哪里。如何破解助企纾困中存在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如何通畅企业反映诉求路径?市政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优势,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主动靠前服务,坚持点面结合、上下同步、内外联动、左右协同,着力打造“听见舟商”这一助企纾困品牌,精准发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点面结合:“听”有联企机制
“政府要加大中介服务机构招引力度,助推项目落地投产,为企业开工建设保驾护航。”在今年3月市政协组织企业家委员在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召开的恳谈会上,市政协委员、岱山县原野修造船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贤斌建议。
提升整体合力,强化联动,坚持重大问题及时会商、重要事项常态沟通、重点工作相互支持,切实让企业强起来、市场活起来。今年以来,市政协经济委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听见舟商+舟到助企”联合恳谈会机制,每月邀请企业家赴企服中心等增值服务“主阵地”体验全周期衍生服务,共同打造推动发展的助企平台。
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界别是政协组织的基础,界别工作活,则委员“声音响”、政协作用显。目前市政协坚持推行委员轮值驻点坐班制度,邀请职能部门解读助企纾困政策,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营企业家的关心关怀和希望要求通过界别渠道传递到企业家手上。
为充分了解企业诉求,确保政策宣传到位、优惠应享尽享,市政协建立“基层观察点+营商环境观察员”走访调研机制,梳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走访企业“白名单”,以政协委员、企业家代表、协会商会等为主体组建17人营商环境观察员队伍,在港口航运、油气领域、海事服务等重点领域分行业开展走访调研。
从走访调研基层观察点到形成167个共性问题清单,开展两月一次的强化企情分析,这正是市政协办公室与国家统计局舟山调查队建立的贯通研究机制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市政协围绕重点企业核心业务、高频事项的横向维度和紧迫性、必要性、可行性的纵向维度深入研判,形成“一企一档”,围绕共性问题清单,聚焦企业反复提、难解决的意见建议形成建议清单,确保90%以上的协商议题来自调研分析成果,以“选得准”确保“议得实”。
上下同步:“见”在助企平台
“把‘话筒’交给企业家共话发展。”在今年5月召开的以“发挥海洋经济优势 加快服务贸易发展”为主题的“听见舟商”政企协商会上,市政协采取政协搭台、企业家唱戏的方式,为舟山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20条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让受邀的企业家代表获得满满的体验感和归属感。
自今年以来,市政协已先后召开这样的“听见舟商”政企协商会4次,全力推动企业家与党政部门负责人“同坐一条凳”“同谈一席话”,让企业家有更多政治参与感,表达更多意见,愿意说“掏心窝”话,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注入了新动能。
盛情相邀,邀请企业“上来”协商。坚持将“听见舟商”政企协商会的重要协商议题纳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年度重大协商计划中,嵌入市委市政府“民生面对面”机制,打造党政领导与民营企业家对话交流场景。5月中旬,市政协围绕“船舶修造业发展”主题,邀请8位企业家与市政府面对面协商交流,16位党政部门主要领导“一对一”“多对一”作出针对性回应,现场提出解决举措。
登门造访,组织人员“下去”协商。按照“哪里有利于问题解决就在哪里开展协商”的原则,围绕企业家“急难愁盼”问题,将协商平台搭建在生产一线,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5月下旬,市县两级政协委员聚焦石化产业工人身边小事,会同产业工人、企业家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在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民生议事堂开展协商,就丰富鱼山劳动者业余生活、支持婚恋生育、加强技能人才培养等问题达成共识。
融会贯通,创新方式“线上”协商。依托省市政协“协商在线”数字应用,通过线上议政扩大参与范围,打造融通党委政府、贯通三级政协、联通社会各界的同频协商平台。市政协先后围绕“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文旅在舟山的引进和实践”等议题开展掌上主题议政活动,提出各类意见建议300余条,畅通了民营企业家反映问题和提出意见的“绿色通道”。
内外联动:“舟”到为企服务
“市政协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不断加强与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对接联动,推动‘听见舟商’与‘舟到助企’平台形成合力,为企业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市政协主席王伟在调研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时说道。
“舟到助企”是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立的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今年以来,市政协已先后组织35名企业家代表走进服务中心,近距离了解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带来的“红利”。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企业降低人才引进难度,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市政协以“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为抓手,由主席会议成员牵头挂帅的“一企一团队”,带领全市政协委员“暖企专员”,定期走进重点企业、委员企业,主动靠前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政策,合力破解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方面的痛点、堵点和难点。
“千岛议家”社情民意信息平台为市政协委员、特邀信息员向职能部门提诉求、献良策打开了“方便之门”。通过推行信息全要素采集、任务一键式部署、诉求派单式处理,推动部门答复反馈率从40%提高到92%,处理时间从平均30天缩减到7天。
为及时纾解民营经济“成长中烦恼”,市政协还成立了由15名经济领域专家组成的应用型智库团队,建立由企业家、委员、专家代表及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的微信群或浙政钉群,及时交流信息、意见建议和通报工作情况。
“如何吸引企业进驻舟山?”“如何精准服务企业?”“如何赋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三个共性难题,市政协运用“听见舟商”服务机制,今年以来还积极开展“政协委员助力大招商”行动,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优势特长,主动服务招商大局、搭好招商平台、积极参与招商实践,参与研判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项目落地的可行性、舟山区域内可承接能力等。
左右协同:“商”出促企成效
“这样的政企协商会形式非常好,让我们听到了企业的呼声,收获了许多有见地、有质量的好建议。同时,政协不仅要搭平台,还要注重协商成果转化,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市委书记何中伟在去年9月召开的市委民营经济企业家座谈会暨市政协“请你来协商”政企协商会上点赞。
每次政企协商会后,市政协都会制定相应的跟踪落实方案,通过再视察、再调研、再协商、再回访等方式推动成果落实。针对列入年度重大协商计划的协商议题,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从研究意见建议、采纳办理到结果反馈,都明确了规范的操作流程,避免多头对接,并明确由承办单位“一把手”对问题办理负总责,市政协将协商结果作为民主监督重要内容,每季度至少跟踪监督1次。
在“强化职工薪酬监管 优化企业用工环境”协商会上,市政协还引入过程监督机制,由市级新闻媒体全程录像,由市政协专委会记录协商全过程内容,由会议工作专班记录市长“即时决策”内容,对企业家和委员提出的即时能改、立时能办的举措,党政部门现场认领问题、立说立行、解决问题。
同时,市政协创新民主监督与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贯通协调工作,围绕共同关注的涉企问题建立10项协同举措,通过建立“监督事项清单”和“监督信息库”,目前已开展联合监督5次、提案督办5次,收集问题52个,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审批、项目奖励申请等实际问题8个,助力企业获各类补助300余万元。
这两年,市政协通过打造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模式,力争将一场场协商串起一条条工作链,最大限度减流程、减时间,促成各方面意见更多、更快、更直接进入党政领导决策视野。截至目前,共有150余人次党政部门负责人走进“听见舟商”政企协商活动,收集意见建议278个,解决问题186个,其中当场解决32个。
“请企业家们放心,协商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凝聚共识,我们会让企业家‘不白来’‘没白说’。”市政协主席王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