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集团无刺鱼智能流水生产线投产

截至目前,全市水产行业已建成6条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

黄燕玲 陈峰 林辉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31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黄燕玲 通讯员 陈峰 林辉

  本报讯  近日,浙江兴业集团的无刺鱼智能流水线投产。作为“一条鱼”产业链的链主型企业,浙江兴业集团通过技术革新、设备引进升级,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

  生产线的前端装有重量感应器,鲭鱼快速称重后,被几个“机械臂”按照“体重”划拨进不同的框内,只有270克~360克“标准体重”的鲭鱼,才能进入下一道生产环节。生产线电脑平台上,这一批鲭鱼的质量也被一一记录。借助大数据库,公司得以精确地了解供货商的鲭鱼质量。

  通过生产线,鲭鱼被传输到剖鱼工作台。每个工位前都有一盏指示灯,会发出红黄绿三种颜色。绿色代表该工人的生产效率高,黄色则是有待改进,红色是效率低下。有了指示灯,工人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效率。

  鲭鱼完成剖片后,将进入价值80万元/台的鱼骨检测器。这相当于为鱼肉“照X光”,能检测出鱼片是否残留鱼刺。

  有了这条智能化生产线,工人不再需要搬着重重的鱼箱走来走去,而是让鱼顺着生产线自己“走”过来。从人走到鱼“走”,效率的提高不止一点点。今年3月份试运行以来,鲭鱼加工车间每条生产线的产量从每天8吨提升到了14吨,生产效率提高35%以上,年产量预计超1700吨,产值超1亿元。智能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使用,不仅有效减少人工作业,还大幅提升了产品品质。这样的智能化升级,也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样的改革创新还有很多。近两年,舟山水产加工企业纷纷加入智能化转型大军。大洋世家(舟山)优品有限公司引进全新金枪鱼罐头自动罐装线生产线,装罐、加汤、封口等流程均实现机械自动化作业,一条生产线每分钟最高可生产300罐产品;舟渔公司新投用的冻品生产线,实现了鱿鱼全流程自动化作业,使产能提高30%以上,成品率提高3%,用水量降低近27%,增加了近2000万元的效益。  

  近年来,市经信局着力开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建成运行2批示范项目、6条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13台市内首套关键智能化装备,总投入超亿元,减少用工1000余人,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经济效益和行业示范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