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张科杰:用智慧警务筑牢主防根基的“领头雁”
邹霏霏 刘宇翔 邵宇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25日 第 05 版 )
张科杰在综合指挥室指挥调度警力
□邹霏霏 刘宇翔/文 邵宇翔/摄
人物简介
张科杰:
1986年7月出生,杭州萧山人。2019年1月从公安边防部队转隶到普陀区公安分局工作,党龄16年,现为东港派出所政治教导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
东港派出所是全省“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派出所试点单位。今年以来,张科杰和团队队员摸着石头过河,边闯边试,立足派出所主防定位,“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不断成熟。
作为推进全市“派出所主防”理念的亲历者、“领头雁”,在张科杰眼里,派出所主防就是让警力下沉到一线去,走到群众身边,做细做实基层工作。而如何最大程度释放警力,一直是整个团队思考的课题。
创新“智慧巡防”
夜幕降临,东港派出所依旧灯火通明,张科杰带领队员们坚守综合指挥室,双眼紧盯辖区的各类预警“大数据”,用心守护每个夜晚,让平安成为常态。
“让综合指挥室‘智慧小脑’实现警力的高效分配。”这是东港派出所近两年一直在做的事情,张科杰带领队员们依托“智慧巡防”机制变革,打造“脑袋聪明、手脚灵活、反应迅速”的“全域智控”体系。
“因为是试点单位,很多大数据模型和机制都是新的。”张科杰带领队员们研究模型和完善机制,不断地推翻重来,不言放弃。经过一年多的实战运行,“智慧巡防”体系逐渐成熟,让“主防警务”焕发基层治理新的活力。今年上半年,辖区传统侵财类警情同比下降16.33%,刑事发案同比下降18.6%。
“现在警车、警力、警情等要素能一图显示了,调度起来一目了然。”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张科杰熟练地操作着“情指行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对每一起警情处置的扁平化、可视化、闭环式运行,一呼百应,堪称“活警务地图”。
“我们还自主开发了大客流数据分析平台,人流一多,就会预警变成黄色和红色。在节假日期间,为我们精准投放巡防警力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张科杰说。
深耕“共治警务”
“警力有限,民力无限”。在张科杰的努力下,东港派出所建立了一支“山海守护队”义警队伍,在民警的指导下,开展治安巡逻、安全巡防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
张科杰在义警队伍的建设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前期,他跑了多个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义警队伍建设的细节。在运行过程中,他理顺群防群治机制,让民警和义警的互动更顺畅。
“张教导通过这支队伍把我们聚集起来,让我们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更高效地和民警联动,我们的家园也更加平安。”“山海守护队”指导员吴小洋说道,他本是东港某小区的一名保安,因见义勇为,曾获得过各级褒奖。这支队伍成立之初,张科杰就和社区民警一起找到了他,希望通过他来影响带动更多的热心人士加入。 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经有100余名队员。
不仅如此,张科杰还积极推进“平安共同体”建设,依托共享法庭平台,整合法律援助、社区网格、综合执法等部门资源,打造“多跨协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将矛盾发现在早期、解决在基层,形成处置闭环。
开启“智慧练兵”
派出所的“智慧训练中心”是新警们最爱的“打卡地”。小小一角,面对大屏就可进行日常实战化训练。队员们站在显示屏前,根据视频内容同步模拟常见的警情处置。随后,系统对该队员警情处置情况进行评分。
这个“智慧训练中心”是张科杰精心打造出来的。作为教导员,他在民辅警的教育培育方面,可谓是费尽心思。起初,他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借鉴其他地市公安机关教育练兵做法,还利用自己休息时间,驱车前往其他地市公安机关,参观交流学习。通过一段时间“折腾”,舟山公安机关首家“智慧训练中心”在所里安家落户。
“一有时间我就会到‘智慧训练中心’训练,通过反复练习迅速掌握‘法言法语’和执法规范性动作。”新警冯璐敏说,“经过训练自己很快掌握辖区常见警情处置类型,面对日常接处警工作,能够做到应对自如、不慌不乱。”
今年年初,随着“全员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张科杰将原有的智慧训练角进行进一步深化,打造集入警宣誓、廉政学习、党建教育及警务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训练中心,使教育训练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同时,还对原有的规范化警务训练系统进行再升级,完善140多套警情课程,增加机制学习及相关应用实战学习视频,训练学习内容涵盖面更广、实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