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英雄讲传奇战斗故事

周永章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24日 第 04 版 )

  □周永章

  著名“全国战斗英雄”印永鑫(又名印永兴)在当年豫东战役中活捉国民党军兵团中将司令官区寿年,立下大功,我虽早有耳闻,并与这位老英雄是同乡同村,但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入伍到舟山后就未再同他会过面。2014年“八一”建军节前,我利用探亲机会,特地绕路去拜访了从部队离休后长期定居在浙江嘉兴市、时年88岁的老英雄,听他讲述当年的传奇战斗故事:

  印永鑫1926年出生于原泰兴县蒋华区三桥村。1942年5月参加新四军,194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战士、班长、排长。战争年代,参加了多次反日伪军“清乡、扫荡”和苏中七战七捷、涟水、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等重大战役战斗,其间负伤7次,仍坚持战斗。其中最惊险是1948年豫东战役。

  “这年7月1日,豫东战役接近尾声,粟裕指挥华野3纵、6纵、8纵等主力部队,在河南睢杞顽强阻击敌东援的同时,向龙王店发起总攻。时任排长的我,带领全排连续突击,直逼国民党军兵团部指挥所,以猛烈的火力截击企图突围的敌坦克和逃敌。这时,敌第一辆美式坦克到达东门口,大门被一排排装满土的草袋堵塞着。敌坦克发出一阵刺耳的叫声,冒出一股浓烟,猛的向门楼撞过去,‘哗啦啦——’门楼仅塌下一只角。它像发疯似的,又连撞了4次,都没能够撞出去,只好拐个弯,沿着围墙西侧,向南面开去。”

  “决不能让敌人逃走!利用在土围上居高的位置,我飞身一跃,跳上这辆敌坦克炮塔。不料,敌坦克突然停下急速旋转炮塔,我被炮筒横扫下来,左胳膊摔得鲜血直流。我忍着剧痛,在五班战友的帮助下,再次跳上敌坦克后,就趴在炮塔后面的平板上。敌坦克手故技重演,可任炮筒怎么快速转动,都没将我再甩扫下去。敌坦克手见此招已不管用,开始加速前进,企图拉开与紧追其后的解放军距离后再开枪开炮。就在此时刻,我抠摸到右前方的旋扭,使劲一拧,‘咣当’ 一声,坦克盖被打开了。追着敌坦克的战士们见了高兴得欢呼起来。突然,里面伸出一支手枪并打出一发子弹,这一枪打在刚爬上敌坦克的团作战参谋周启贤的腹部。我愤怒地举起了一颗拉出弦的手榴弹,悬在坦克盖上方,大声喊道:‘快把坦克停下来,缴枪不杀,不然就炸死你们!’此时我已做好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我话音刚落,就听到敌坦克内传出一个嘶哑的声音:‘千万不要扔手榴弹,我们缴枪投降!’敌坦克被逼停和里面人员交出手枪等武器后,一个瘦高个子国民党将官从坦克里爬出来举起两只手,一只手里拿着一块白手绢,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副白手套。后面还跟着3名举着双手投降的国民党军官。他们见周围都是充满愤怒的解放军战士,个个吓得浑身发抖。我带领两名战士将他押送到纵队指挥部。很快查明,那个瘦高个子是国民党军第7兵团中将司令官区寿年,这是被解放军活捉的第一个国民党军兵团司令。另3人都是国民党军少将,其中有兵团参谋长林曦祥、整编75师师长沈澄年等。”(作者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是以印永鑫为原型,将上述战斗故事搬上了电影《南征北战》银幕)

  老英雄继续回忆说:“1948年8月20日,华东野战军授予我‘一级人民英雄’称号。1950年9月,我光荣地参加第一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战斗英雄’称号。国庆节前,在北京饭店举行的战斗英雄宴会上,我还被选为代表向毛主席祝福敬酒……这些荣誉虽然是我个人获得,但实际上是靠团队合作,是很多战友共同创造出来的。因此我时常告诫自己:要低调做人,加倍努力,奋勇杀敌,为人民立新功,为牺牲的战友报仇!1950年3月,我同战友们进驻浙江余姚,备战解放舟山群岛。同年11月,我随部队先遣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参加了东线、中线、西线的第二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在停战协议签字前,带领战友成功拿下上甘岭537.7高地的一线阵地,胜利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作战任务。”

  作者补记:

  印永鑫1963年任副团长;1966年因伤病离休;2017年去世,享年92岁。老英雄一生低调,离休后从不提自己的功劳。由于他当年在家乡时名叫印永兴,而参军后的常用名改为印永鑫,其英雄事迹在家乡鲜为人知。在江苏泰州市档案馆,藏有这位老英雄生前捐赠该馆的个人获得的荣誉证书和奖章。他生前没有忘记当年作战牺牲的战友,曾记下了部分人员的姓名。根据印永鑫生前的回忆,2024年4月25日,泰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的“为烈士寻亲”小组在河南睢杞战役烈士陵园内的烈士英名墙上,查找到17名泰兴籍英烈的名字。老英雄如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