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无障碍停车位屡遭占用挪用如何解?
陈逸麟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12日 第 02 版 )
图一
图二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陈逸麟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在不少停车场设立了专门的无障碍停车位,供残障人士停放车辆。但总有市民反映,部分无障碍停车位管理不到位,经常被占用或挪用。
无障碍停车位的管理现状究竟怎样?如何破解管理难题?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调查。
无障碍停车位被“鸠占鹊巢”
7月9日上午,记者在市中医院输液厅侧门附近看到,2个划设的无障碍停车位已有汽车停放。记者观察发现,其中一辆车上走下一家四口,均无身体残疾,现场保安人员甚至还在引导车主把车停放至无障碍停车位。
“我们这里车位实在紧张,平时残疾人车辆来得也不多,这个车位先临时给人家停一下。”停车场保安向记者解释道,如果真有残疾人车辆需要停放,他们会立即通知车主挪车。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普陀沈家门教场停车场。该停车场共设3个无障碍停车位。7月10日,记者走访时发现,其中一个无障碍停车位已有一辆轿车停放,另一个无障碍停车位设在出入口,上面摆放着垃圾桶和共享单车。“我们这里很少有残疾人开车进来。”该停车场管理人员直言,平时车位空余时,他们不太注意无障碍车位是否有人停放。但他也表示,如果有残疾人需要停车,他们会帮忙叫车主挪车。
部分车主对无障碍停车位的功能意识不强,也会导致无障碍停车位被占用。
定海文化广场露天停车场设有2个无障碍停车位。7月9日上午,该停车场并未停满车辆,但记者在此蹲守20分钟,仍看到其间有多辆汽车陆续停放至无障碍停车位。记者随机采访了2名车主,其中一名表示停车时没注意到是无障碍停车位,另一名也称自己下车后才看到车位“与众不同”。经记者提醒,该2名车主立即驶离了无障碍停车位。
无障碍停车位设置待规范
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部分无障碍停车位存在设置不规范的问题。
普陀东港凯虹广场停车场的主要出入口,未设置明显的无障碍停车位指示标志。7月9日上午,记者看到该商场地库内2个无障碍停车位均有汽车停放(图二)。该商场停车场无人值守,并没有工作人员进行引导或管理。
位于定海昌国路与人民路路口的无障碍停车位,其中一个车位的两处进口都被路障堵死,车辆无法进入。这让一直关心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市政协委员孙毅感到不解。
“在2021年市两会上,我提交的一份关于设立无障碍停车位的提案获得通过。当时一共增划了15个无障碍停车位,这就是其中之一。”孙毅指着车位说,“现在这个车位不能用了。社区认为这块地属于旁边的小区,就把原来的无障碍停车位取消,又在外面划了一个。”
记者看到,新划的无障碍停车位距离原车位不到10米,但该车位位于消防通道上,且停车线旁划设的轮椅通道在一个斜坡上,对残疾人“很不友好”(图一)。
“我认为取消原车位是不合理的。”孙毅说,根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相关标准规范,社区内本就应设立一定比例的无障碍停车位。目前,我市仍有不少社区还未进行无障碍停车位相关配套改造。
如何让无障碍停车位“无碍”
记者了解到,去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停车场应当按照标准,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并设置显著标志,无障碍停车位优先供肢体残疾人驾驶或者乘坐的机动车使用,与相邻车位须留有宽1.2米以上的轮椅通道。
相关法律还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无障碍设施的用途或进行非法占用;对无障碍设施责任人不履行维护和管理职责,无法保障无障碍设施功能正常和使用安全的,要限期改正并处罚款。
显然,随意占用无障碍停车位、不按标准规范设立无障碍停车位等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记者在调查走访中也发现,我市部分公共场所不乏设置标准、管理到位的无障碍停车位。舟山海洋文化中心和市行政服务中心停车场内,无障碍停车位上均摆有路障,防止正常车辆随意占用停放。“我们有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普通车辆停放在无障碍停车位上。”舟山海洋文化中心停车场管理员表示。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孙毅说,近年来,我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上持续加大投入,相关硬件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尊重残障司乘人员、规范使用管理无障碍设施的社会意识仍有待提高,“希望有关各方尽快重视起来,做好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日常运维,加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管理,把无障碍停车位留给残疾人,真正让残障人士出行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