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提升和助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我市持续提升科创平台建设
虞仁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11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本报讯 记者从近日市政协举行的重点提案督办中获悉,我市将进一步整合提升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自我造血功能提升和助推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培育、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培育打造各类创新服务平台82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47家、市级19家。按平台性质区分,研究中心11家、实验室18家、合作基地5家、科技园区9家、众创空间及孵化器23家、科研院所8家、科技综合服务平台8家。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丰富科创平台功能类型,着力推动环高校院所创业生态圈建设,不断推进全市科创公共服务平台资源整合,不断激活科创平台动能推动能级跃升。
我市将大力支持浙江大学、东海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配建高质量孵化载体,积极推动在舟高校院所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动海洋生物产业中试研发基地创建高水平孵化器,探索“成果建园”模式,通过“研究院+产业园”的方式,推动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等在舟院所积极参与孵化载体建设。
在推动平台能级跃升上,以支持“985”行动为核心,积极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同时拓展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向更高层级的创新孵化平台转型。
我市还将探索科技创新平台大综合一体化的管理和运用机制,开放平台聚集技术、人才、设备、设施、成果优势资源,构建集技术服务、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为一体的科技资源共享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