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红色巨轮 实现深蓝梦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9日 第 02 版 )

  □记者 陈逸麟

  7月7日上午,新造的6.36万吨散货船N1092从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厂区码头开启试航之旅。舟山中远海运重工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阮峻杰在机舱、集控室来回穿梭,紧张地注视着各个仪器仪表。

  “机舱、集控室,是一艘船的‘心脏’,新船试航,这两个地方最马虎不得。”三伏天,闷热的机舱如同蒸桑拿一般,没过多久,汗水浸透了阮峻杰的工作服。

  这样的汗如雨下,对阮峻杰来说寻常不过。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工作的近20年里,他怀揣建造大国巨轮的蓝色梦想,带领团队奋楫扬帆,在车间一线入党,与企业共成长。今年,阮峻杰获评市优秀共产党员。

  这艘总长199.9米、型宽32.26米、型深18.85米的6.36万吨散货船,舟山中远海运重工的员工并不陌生,他们已经建造了9艘同类船舶。相比首制船,第10艘的生产效率已提升了近11%。“我们对工艺流程进行了改善。比如提升上船台之前的分段总组率,减少上船台之后的工期和施工难度。”阮峻杰说。

  建造一艘万吨巨轮包含上万道工序,对每一细节如数家珍,才能轻车熟路,不断优化,而这,源自阮峻杰近20年的技术积累。

  2005年,大学毕业三年的阮峻杰来到了刚刚成立的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担任钢结构船体主管。

  彼时,舟山中远海运重工迫切需要在市场中闯出一片天地,但核心技术的储备并没有像现在那样来得充足。为了一艘首制船的修造,没日没夜的攻关是阮峻杰和同事们的常态。

  “当时,我们接了个单子,为一艘船改装加长30米,之前从来没有做过。”阮峻杰回忆说,时间紧,任务重,团队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日夜奋战,不断地抠细节,优化施工流程,顺利完成了这一“首单”,40天的工期里,团队熬了17个通宵。

  这次经历,让阮峻杰一直铭记至今,党员前辈以身作则的担当,过硬的业务水平,在团队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这让他坚定了入党的决心。

  2013年,阮峻杰在车间一线向党旗宣誓,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不断磨砺成长,也让他从修船到了造船,从基层船体主管做到项目管理部经理。身份变了,但初心不改。

  接手造船业务后,阮峻杰更注重生产效率和计划,紧抓每一艘船建造的重要节点,通过定机、定人、定场地,提高新工人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和产品质量。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根据船东的实际需求,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建造计划,争取压缩建造周期,计划往前排。”近日,在项目管理部的例会上,阮峻杰又拉着同事们一起开启头脑风暴,仔细推敲各艘船建造过程中的每一个变量。

  “在他的统筹下,我们造船的每个阶段计划,几乎都能百分百完成,不少还能提前完成。”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总建造师孙华威说。

  打开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交船合同履约目录,“提前”是醒目的关键字。散货船提前43天交付,转载驳提前17天交付……在阮峻杰“掌舵”下,各工序紧密配合,联合作战,按期甚至提前完成各生产节点,船东砍缆抛掷香槟的场景频频出现。

  “对企业来说,打磨细节,降本增效,提升船的品质,是立身之本。我相信,兢兢业业做好每个细节,汗水终会迎来回报。”阮峻杰坚定地说。

  2023年,阮峻杰带领团队完成的“中远盛世”轮太阳能光伏系统改装工程,为我国掌握绿色船舶和多能源船舶动力系统的关键技术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参与研发的《船舶外板超高压水除锈大臂车开发与应用》项目荣获了2023年浙江省“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同时被评为2023年浙江省优秀工业产品。

  目前,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在建船舶共10艘,手持新造船订单36艘,订单已排至2028年。当下,全球修船业排名前10的企业,包括舟山中远海运重工在内的六横船企就占到了4家。

  正是有了像阮峻杰这样的工匠们坚守奋战,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船厂车间,大国经略海洋、逐梦深蓝,才能从梦想一步步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