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生天的“里斯本丸”幸存者安德鲁·萨蒙

夏志刚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6日 第 02 版 )

  “里斯本丸”英军战俘后人观看《里斯本丸沉没》 摄影 记者 姚凯乐

  □夏志刚

  今年6月,一批“里斯本丸”英军战俘的后人,从伦敦来到舟山,纪念沉船营救事件,其中有“里斯本丸”幸存者安德鲁·萨蒙(Andrew Salmon)的儿子肯·萨蒙(ken salmon)。肯·萨蒙(ken salmon)约11岁时通过父亲的日记了解到“里斯本丸”沉船营救事件。“我父亲从底舱逃生,被中国渔民救起,因此幸运地活了下来,这才有了我。但他的许多好友葬身这片大海。”“因为目睹了惨烈的战争和战友死亡,父亲在余生中,总为自己有机会幸存而感到深深的内疚。”“父亲一直希望能将这段历史记录下来,我们应该认识到舟山渔民在救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没有他们的帮助,战俘们不可能活下来。”

  作为2023年度舟山市文化工程研究项目的重要成果,受市委宣传部和市社科联委托,由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里斯本丸”营救事件研究所承接,由我本人主编的《不能忘却的营救——“里斯本丸”营救事件口述辑录》,将于今年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一册1942年舟山人民勇敢营救“里斯本丸”英俘事件中,国内外相关人员口述回忆的资料辑录,其中就收集了安德鲁·萨蒙(Andrew Salmon)的口述录音转译资料,现将其中文转译内容与读者分享。

  口述人:安德鲁·萨蒙(Andrew Salmon)

  口述人简介:安德鲁·萨蒙(Andrew Salmon),又名杰克(Jack),1919年7月29日出生于伦敦,于2000年10月9日逝世。1937年首次到达香港,是皇家炮兵团的列兵(号手),1941年12月在赤柱炮台被俘。他是“里斯本丸”沉没舱室中难得的幸运儿,后为舟山渔民所救。到达日本后被关在大坂战俘营,“二战”结束经美国、加拿大被遣返回英国,随后被分配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工作以帮助“流离失所人员”。1949年他前往香港监狱部门工作,1974年以高级警司退休。

  口述时间:1981年8月26日

  口述内容:

  大约在香港逗留了6个月后的9~10个月,日本派出了一支队伍前往东京地区,符合那些地方劳动要求的身体条件,大约有1000名士兵,在他们的工厂之类的地方工作。然后在10月或9月份,他们又组织了另一支队伍,我也在其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征兵方案。我们1800多人乘坐一艘8000吨的船离开了香港。

  当在向上海航行大约150个小时后,我们被美国潜艇“石斑鱼”号所发射的鱼雷击中了。美国海军的潜艇。我提到这个是因为我有机会接触海军的战争部和战争日志及照片。不管怎么说,由于除了我们1800名战俘外还搭载了2000名日军,并且在船头和船尾都配备了一门炮,所以美国人发射鱼雷,鱼雷击中了煤舱。幸运的是,鱼雷命中了煤舱,一个空的煤舱,从而减弱了威力,才没有发生爆炸。

  它本来会下沉的,船会和我们一起沉没,造成全部人员的死亡。在寒冷的煤舱里,船开始进水,至少淹死了11个人,主要是日本人。接下来我们知道的是,我们被迅速封闭起来,关在船舱里,他们盖上舱盖,然后走过来捆上绳子,我们就陷入了完全的黑暗。他们让我们这样待着,因为他们把舱口盖上了。我想这大约是中午的时候,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30分船才沉没。到那时,很多人已经失去了知觉。

  我们处于黑暗之中,没有食物和水。船上有3个货舱,我们位于中央舱室,我们称之为RA舱(应指1号舱),货舱里有412人。前舱里主要是密德萨斯团的一位军官,他拿到一把刀,不知怎么就站到了货舱的一边,然后他们设法割断了舱口、绳索和舱盖之一的木板,然后逃出去了。与此同时,日本人都被带走了。所有的日本军队都被驱逐舰带走了。除了他们试图入水的船,没有其他东西。

  这艘船距离上海约100英里(约161千米),距离岛屿约7英里(约11.3千米),那艘船只是在漂流,失去了动力。船上有1800名战俘和11名日本警卫守卫在船桥。当我们的人开始打破前舱口的时候,日本人开枪了,我认为那时他们没有击中任何人。那些从第一个舱口出来的人有清醒的头脑,有勇气来切断舱口上的绳索,否则,我们完全没有人能够出来。

  ……这样,我们就能够出去了。我当时是站着的,我不知道怎么做到的。我记得我们那儿有一台小水泵。日本人已经降低了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反正是在下面抽水。我们中只有八个人逃出了那个舱,我是其中一个幸运儿,靠着一个人活了下来,大部分人由于缺氧而昏迷。我只是碰巧站了起来,然后你看到水从下面涌进来,就在我们下面。我们在中间,水从下面冒出来,有些人踩在漂移的平板上走过洞口,穿过船舱。人们在黑暗中,有些掉到了水里,情况非常危急,但我碰巧还站着。当船在早上开始倾斜时,我们发现有些人试图穿过甲板之间的间隙,在日本军队所在的甲板之间,有些人试图从孔洞中逃出,但无法脱身。

  有不少人被困在船舱里,我在今天这样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走了出来,天空中没有云,海面平静。有一艘船正驶过来,大约两三英里外有四五艘日本船只围绕着“里斯本丸”。当他们看到人们下水时,就有人开始开火,每艘船都不一样,有的把人捞起来,有的在开火。我和其他不少人发现,在几英里外的岛屿,是一个能游到的地方。我们开始游向岛屿,幸运的是水流是朝向岛屿的,所以我们游到了一个小岛。岛很小且没有人居住,我们就上了岛。

  有些人已经离开了船舱,但有些人仍然留在船上,他们不想离开。也许他们会游泳,但更愿意留在船上,寄希望于被救援。最后,当船没入水中时他们被卷入大海。所以很多人被卷到海里。当时的情况很清楚。

  我们在这个岛待了24个还是36个小时,在岛上大约有12个我们的人,我们设法吸引了一个路过的渔民的注意,他摇着一艘小船来接我们。我们把我们所有的贵重物品,比如戒指之类的东西都送给了这位渔民,渔民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大岛上,那里有大约200名来自“里斯本丸”上的人。我们下船后,那里的村民们非常照顾我们,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食物和必需品。非常热情。大约24个小时后,日本人带着枪支和装备冲进来了。

  我认为船上的2个日本人是被我们逃出来的战俘杀死的,因为第2天有一具尸体漂到了小岛的岸边。

  资料来源: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公开口述录音档案,目录号5202,由IWM生产,Wood, Conrad采录,共4卷。第4卷19分15秒始,见https://www.iwm.org.uk/collections/item/object/80005159。

  备注:此段口述文字系根据录音音频转录,部分文字与语法不太正确,并有较重的地方口音。他关于有许多人离开船舱但还是留在船上寄希望于日军救援的见证比较少见,显然这也是遇难者人数扩大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由张峰和克里钦斯卡亚·克塞尼娅(KLIUCHYNSKAYA  KSENIYA)提供了翻译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