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
书写高质量“平安答卷”
刘珈伶 刘宇翔 邹训永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4日 第 05 版 )
□刘珈伶 刘宇翔/文 邹训永/摄
守一方热土,保一方平安。
近年来,普陀公安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立足职责,强化责任担当履职,持续创建“最平安城市、最便利服务、最高效警务、最优质执法、最忠诚警队”,全力以赴促共富、推共治、抓改革,不断书写高质量“平安答卷”。
护航发展有力有为
近日,在舟山中远海运重工修船基地,车间内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工人们加紧作业,确保修造项目按时按期交付客户。此时,普陀六横公安分局民警童尹的到来,受到了大家欢迎。作为该企业的“项目警官”,他每周都会花两天时间“泡”在船企,走进生产车间、船舱、员工宿舍,倾听员工们的需求。这是普陀公安创新实施共富警务、护航重大项目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六横实业发展迅速,高峰时段有4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驻岛开展作业。如何有效维护船企内部及重点项目周边治安稳定,成为公安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普陀公安聚焦“一岛一功能”、百亿产业集群,出台护航现代化新普陀高质量发展12项措施,创新“护渔警务”“蓝海易舟”助企模式,全力护航六横公路大桥、金钵盂临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
此外,普陀公安主动融入“普惠帮”服务体系,创新公安检查“一件事”等增值化服务,深化“11087·舟到在浙里”警企服务站建设,实现高频民生事项和“办不成事窗口”全覆盖,群众办事满意率达99.98%。
基层治理有策有成
“警察同志,我们公司的墙被撞裂了!”近日,位于沈家门城西区域的“平安小苑”接到一起群众报警,辖区某公司室内墙体被工人的电动手推车撞裂,双方就赔偿事宜产生纠纷。“平安小苑”当即启动非警务类事项分流机制,按规定将警情予以流转,相关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处置,仅30分钟事情便处置成功。经后期回访,当事双方均对处置结果表示满意。
“平安小苑”是普陀公安探索基层共治的一个实践举措,起到了调动群众自主自治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好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安宁的功效。同时,普陀公安还组建了“离岛管家”等义警队伍34支,打造“平安小苑”、武岭联勤警务站等全市“标杆型”融治理站点,探索区域化“吹哨报到”机制等;高效联动区海上融治理中心,全面构建海陆一体融治理模式。
此外,普陀公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打“黄赌毒”“盗抢骗”等突出违法犯罪,全区刑事、治安案件呈现“双下降”,助力该区连续十八年获评省级“平安区”。
改革强警有序有进
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群众性渔港之一,船舶云集。治安形势虽然较为复杂,但始终平安祥和有序。这背后是普陀公安科技智治、警民联治、海陆同治,以“港域智治”为依托,强化联管共治,打造港域治理现代化样板。
“我们实施‘二元智治’工程,对外以‘港域智治’工程统揽业务工作,搭建‘1+1+3+N’科技管控应用体系,研发‘风铃’‘守望者’‘智控港区’等应用模型,科技助力破案占比达65.8%。”该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内以“渔都红警”育树工程统筹队伍建设,推出“健康管家”“职级晋升”“执法体检”等特色应用,实现民警职业生涯“全生命周期”管理。
此外,普陀公安还推进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构建“情指行”一体化体系,升级合成作战中心,贯通“大脑+小脑+手脚”扁平模式,打造集约高效的警务实战指挥中枢,全面引领基层实战。其中,试点东港派出所为“情指行”一体化实战化基层样板,重塑“主防”标准下的派出所工作体系,增强基层全域信息搜集、全量研判分析、全时行动落地能力水平,真正实现“一室”引领“三队”,打造“小脑”引领下的“未来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