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群体性纠纷防范处置
压实各方责任 强化风险管控
虞仁珂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7月03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本报讯 重大工程项目体量大、周期长,参与主体多,容易引发农民工工资、施工材料买卖、建设工程合同等方面的问题。记者从近日市政协举行的重点提案督办中获悉,针对这些影响项目进度和社会稳定的隐患问题,我市下一步将通过压实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强化风险闭环管控等举措,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群体性纠纷防范处置。
近年来,我市以常态化除险保安为抓手,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平安护航重大项目的务实举措,形成了“鱼山经验”等一批具有舟山特色的社会治理经验。但部分项目在推进中,管理混乱不同程度存在,如有的总包单位为了收取管理费将工程转包或分包,有的分包单位为抢占市场一味低价承包,之后为节约成本又无序转分包或克扣工程款。
“加强重大工程项目群体性纠纷防范处置,就是要压实部门责任,形成多元共治格局。”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成立了由市委政法委、市委网信办、市信访局、市公安局和主要职能部门组成的重大项目维稳安保指挥部,及时应对处置重大涉稳风险。人社、公安、司法等部门加强联动,深入实施法治护企护工“一站服务”,建立项目欠薪处置事前、事中、事后“三张清单”,及时预警处置因欠薪纠纷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企业是群体性纠纷防治处置的第一道关口。以金塘新材料工业园区为例,相关部门已开展对园区内进场企业的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掌握总包发包单位、签订合同项目、开设工资专户项目等底数和基本情况,强化风险闭环管控。在此基础上,加强动态跟踪管理,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调度表,落实对欠薪风险的“红、黄、蓝”三色预警制度。
目前,全市各重点项目还建立诉调对接、公调对接、仲调对接机制,加强对各类矛盾纠纷的包案化解和闭环调处,落实对农民工欠薪等案件的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