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梦 一座桥 一条路
张敬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30日 第 02 版 )
□张敬彩
我出生在舟山,是个土生土长的海岛人,亲身经历和见证着先辈们面朝大海背靠青天,开洋煮海、辟田耕耘、耕海牧渔的生活。舟山孤悬海外,极大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望着波浪中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岛屿,隔海过洋、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行动受阻、以舟代步的一幕幕往事浮现在我眼前。
15岁那年的正月初一,我独自一人去岱山外婆家,因隔海过洋不方便,这也是15年来我第二次去外婆家。早晨4时多,东方还没发白,我便从老家定海大沙的陷塘出发,冒着严寒翻山越岭、跨过泥泞不堪的七根海塘、绕过冰冻的海滩,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到达小沙毛峙码头,接下来等待乘坐从长白开过来的航船去干石览西码头,再从西码头乘浙江“808”轮去岱山高亭,因为“808”轮每天只有一班,所以只能起早摸黑。早上7时多我幸运地乘上了“长白航船”,到西码头后等待从岱山过来的“808”轮,然而原本8时多就该靠码头的轮船,因大雾的影响到中午10时多都还未见,此时“长白航船”早已返航而去,旅客的情绪开始激动起来,吵闹哭喊乱作一团,个个愁眉苦脸。我在这里人生地不熟,身上又只有一趟去外婆家的路费,回来的钱还要外婆、舅舅他们给,去不了岱山,又回不了家,想到这我去外婆家的激情一下子化成了泪水。西码头客运站一个个电话飞向岱山客运站,等来的回答却是“雾不散,不能开航”。下午2时多岱山传来消息,“808”轮停航。那个年代从定海、沈家门到西码头的公交车每天也只有一两班次,此时早已没了,大家倍感绝望。这时,我身边的一位大叔跳上码头的防浪堤,挥手鼓励大家:“旅客们,今天是大年初一,我们一起去岱山走亲访友,可天不作美,遇上大雾,轮船停航,现在我建议大家不要慌,派几个代表我们一起去找西码头渔业队领导,叫他们等雾小点派一艘渔船将我们送到岱山,大家说好不好?”这时所有旅客仿佛看到了希望,异口同声地叫好。我看到了大人们的笑脸后,双手抹着眼泪,心里得到了安慰,只要能到岱山,到外婆家哪怕走一夜的路也行。
半个多小时后,这位大叔带着西码头渔业队的书记、船老大等来到滞留旅客身边。下午3时过后,海面上的雾慢慢地消散了,船老大将机帆船靠了过来,40多名旅客有条不紊地上了船。随着发动机隆隆响起,船开始往岱山启程,途中老大命令眼力好的人站到船头,看着前方,随时给他提醒,近一个多小时的航行,船靠上了闸口码头,所有旅客终于平安地到达了岱山,上岸后旅客们纷纷向这位大叔和船员鞠躬致谢。当晚7时多,我到外婆家时又止不住泪水涟涟。
同一个舟山,行程已经如此艰难,何况想走出舟山?但自改革开放以来,舟山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潮流,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1999年朱家尖大桥建成通车,将舟山本岛与朱家尖紧紧相连,创造了舟山连岛大桥的壮举;同年9月,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动工开建,百万舟山人民企盼大桥时代到来。
一座桥开辟了一条通途,舟山群岛发挥独特的海岛资源优势,大力推动舟山海洋经济的发展,与时俱进,加快促进舟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在建的舟山跨海大桥捷报频传,大桥建设者攻克一道道难关,创造一个个奇迹,狂风暴雨不动摇,与浪共舞,扎根深海,拼搏潮流,克服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理位置特殊、风潮环境恶劣等困难因素,开创了一项项世界之最的技术指标。经过十年奋战,连接四座岛屿,翻九个涵洞,穿两个隧道,由“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岑港”五座大桥组成的“舟山跨海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通车,为悬水海岛舟山开创了时代“新纪元”。
随着舟山跨海大桥的通车,舟山连岛工程迈向了新台阶。2010年1月,嵊山连接枸杞的“三礁江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019年9月,岱山至秀山的“秀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2021年12月,定海连接长白岛与岱山岛的“舟岱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如今我从大沙老家乘车去岱山外婆家,从烟墩上甬舟高速经“舟岱跨海大桥”不到一小时就能到达。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舟岱大桥的建成,使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项目实现了全线贯通,与甬舟高速相连,舟山成为长三角都市经济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对推进浙江海洋强省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舟山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美丽了,城市清洁了,交通发达了,居民的生活、素质提高了,社会治安好了,引进的项目广了,开发的产品多了,舟山人走出了一条有海岛特色的康庄大道。
未来的日子,舟山将继续开通六横连接大陆的“六横公路大桥”,设想规划岱山连接嵊泗至上海的跨海大桥。更让舟山人欣慰和期待的是,“甬舟跨海铁路”预计2028年完工,将创造舟山通铁路的新历史。到那时,经历了风雨洗礼的舟山群岛将更紧密地与祖国大陆相连,舟山的交通、经济、文化、旅游、人民生活必将迎来大飞跃、大提高。
一个个梦、一座座桥、一条条路,似一串串璀璨的明珠,串起舟山人民的幸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