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电厂三期扩建工程5号机组成功并网
三期工程投产后,厂内装机总容量将达199万千瓦
丛琳 袁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1 版 )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丛琳 通讯员 袁骞 文/摄
本报讯 昨天上午11时许,国能浙江舟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集控室内,电子屏幕上显示着主汽压力、主汽温度、锅炉煤量等实时数据,10余名运行人员正在电脑前紧张而有序地操作,为5号机组并网做最后的准备工作。11时39分,随着省网调度中心下达指令,舟山电厂三期2×660兆瓦扩建工程5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见图)。
据了解,舟山电厂三期2×660兆瓦扩建工程是浙江省“十四五”重大支撑性煤电工程,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是舟山本岛唯一的60万千瓦以上大型煤电基建工程。项目建设2×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项目造价目标52.77亿元。
“5月中旬开始,各班组人员实行三班两倒,每日工作12小时,全力保障5号机组正常运行。”国能浙江舟山电厂运行部二值值长闻辉告诉记者,为确保5号机组并网一次成功,公司成立试运指挥部,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调试单位等多方密切配合,稳步推进现场条件确认、设备状态检查等各项准备工作。
各级人员严格按照启动方案要求,做好调试期间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完成并网前的重要试验,顺利实现了锅炉点火、汽轮机冲转、发电机并网三个一次成功。“5号机组已具备对外输电能力,接下来将进入试运行前的各项调试工作,预计7月中下旬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闻辉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期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过程中,该公司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首次在火电机组建设领域深度运用国产BIM平台,通过设计数字化、装备数字化、施工建管数字化以及生产运维数字化的项目管理,实现了“智慧监测+智慧监管”的全新工程监管模式,大大加速了机组的建设进程。目前,该公司使用的国产BIM技术在火电工程(燃煤)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大型火电工程的4D施工进度模拟、设备拆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三期扩建工程6号机组锅炉已完成动力场试验工作,计划7月中上旬进行吹管调试,8月底前实现并网发电。据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潘夏清介绍,舟山电厂现装机总容量66.5万千瓦,待三期扩建工程整体投产后,装机总容量将达199万千瓦,将进一步满足全市电力供应需求,确保我市电力平稳迎峰度夏。未来,该公司将全力以赴打造成“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灵活、智慧”的一流发电企业,为我市乃至我省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