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海岛青年人才集聚强磁场
截至5月底,今年全市新引进高校毕业生7295人、新引进硕博324人、新引进青年博士33人
何菁 孔莉芬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6日 第 01 版 )
□记者 何菁 通讯员 孔莉芬
本报讯 “根据攻坚季的行动计划,这次赴外进行专场招聘,可以说收获满满。”近日,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围绕舟山海洋经济九大产业链的人才需求,今年二季度,我市启动了青年博士招引攻坚季。6月14日至18日,市人社局组织11家用人单位赴北京、西安、武汉等地开展专场招聘,共推出岗位44个,需求293人次,合计接待博士514人,收到简历170份,达成初步意向57人。
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人社局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度聚焦“985”行动和“三支队伍”建设,着力构建“引拓留”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截至5月底,全市新引进高校毕业生7295人、新引进硕博324人、新引进青年博士33人,分别同比增长15.7%、73.26%、50%。
以产业需求为引导,精准靶向引才。市人社局经过前期走访摸排,掌握了市域九大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和项目人才缺口,并编制紧缺人才需求清单。根据清单,重点围绕石化新材料、机械制造、船舶海工、旅游商贸四大板块链主企业需求,靶向发力定制特色引才路线。我市先后赴西南石油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25所高校,开展高校毕业生“百校巡回招引”“人才周”“逢8招聘会”“后代后院”等各类引才活动76场。
为拓宽引才渠道,我市牵头搭建多元化、高效化政校企合作联盟,与南昌航空大学、南昌理工学院等53家高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点对点”高校毕业生引育成功率。依托舟山海洋经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我市引进成长性好、创新性强、竞争力优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28家,先后召开水产加工、远洋渔业、海岛旅游等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会6场,共计推送人才3000次,成功入职400人次。
“引进来是第一步,留下来才是关键,也是难点所在,需要多管齐下。”该负责人介绍,我市通过实施“港湾计划”,建立了领导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服务响应等机制,实现舟籍学子信息和诉求“一库集成、一人一档”。今年以来,赴杭州、上海、温州等高校开展“港湾计划”系列活动5场,招引2401名舟籍学子回舟就业创业。
此外,我市还组建了“高校引才专员”和企业“第二辅导员”人才服务专员队伍,累计为240余名人才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0余项。联合浙江新一海海运有限公司、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等20余家本土企业开通“校企直通车”,共建联合培养、就业和实习基地,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留舟就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