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再迎强降雨 各地落实防汛措施
丛琳 陆影凤 龚恩磊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01 版 )
工作人员对已加固的安全隐患进行回查 摄影 记者 范家乐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丛琳 陆影凤 通讯员 龚恩磊
本报讯 昨天,我市出现今年入梅以来最强降雨,叠加前期降雨,加剧地质灾害风险。我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应对,迅速投入到隐患排查与治理行动中。
昨天3时44分、9时20分至10时15分,市和县(区)气象预警接连发布,预警内容涉及到暴雨、雷电和雷电大风。
这拨降雨势头凶猛,至昨天12时,全市降雨量较大的是普陀区,降雨量为40~50毫米,岱山西部降雨量20~40毫米,定海、衢山降雨量20~30毫米,其他区域10~20毫米。超过50毫米的乡镇(街道)有5个,分别为沈家门、东港、桃花、登步和蚂蚁,其中最大为普陀蚂蚁63.1毫米。
根据市气象台相关数据,今年入梅以来,全市平均面雨量104.3毫米。本轮降雨持续时间最长、累计雨量最大。据预测,梅雨带在浙北一带南北摆动,预计这两天我市有持续强降雨。另外,近期强对流天气较多,部分时段伴有局地雷暴大风、强雷电。
昨天,记者在定海区昌国街道青岭路附近看到,沟渠里的水比较湍急。不远处,有关工作人员正冒雨紧急查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点,包括老旧房屋、居民围墙以及受损的道路等。
在青岭路194号,记者目测,居民毛仁康的房子与边坡距离最近处仅半米。去年台风天,山体滑坡,黄土几乎将厨房掩埋,经过几个月的加固改造,如今边坡治理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每个边坡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进行治理。如果施工条件允许的话就削坡,没有施工条件就做挡土墙。”市驻县进乡地质队员毕彬彬说。
强降雨后,定海岑港街道工作人员也闻“汛”而动,对辖域内各处易涝点开展巡查。在司前村小岙区块一处行洪通道,工作人员蹲下身子仔细观察水位。由于历史原因,当初附近建房时没有考虑到排涝口较小等问题,致使现在那里成为了一个容易受淹的地方。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它的上面有个龙潭水库,来水量比较大,如果后续雨量实在较大,水库超过一定蓄水位后,我们会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预泄预排。”定海区岑港街道水利员王丁芬说。工作人员还来到易涝点周边居民家中,告知汛期安全注意事项。
据了解,今年定海区新增地质灾害风险防范点6处,目前共96处均已落实责任人,综合治理地质隐患点6处。今年上半年共批复17个点位进行治理,均已完成方案设计。
岱山县衢山镇日前开展了防汛转移避险应急演练。演练模拟当地遭遇持续强降雨,瀛洲社区东侧地块出现积水,需对区域人员实施转移避险。社区启动应急预案,调派应急救援力量赶往受灾地点进行救援,检验了演练小组协同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