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如何为渔农村注入“共富活水”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第 02 版 )

大岙二村村干部查看项目现场 摄影 记者 陈瑶

扫一扫看视频

  □记者 陈瑶 石艳虹 陆影凤

  通讯员 徐诗喆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打开岱山县高亭镇的地图:21个渔农村散落于64.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既有实力雄厚的“领头羊”,也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50万元的“弱村”,情况各不同,发展有参差。

  如何聚力推动渔农村实现共同富裕?贯彻落实市委“985”行动,高亭镇多力齐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各渔农村发展注入活水,绘就渔农村共富新图景。

  以强带弱

  十村抱团建综合体

  5月29日下午,高亭镇党委书记李明波来到岱山县农业农村局,开始了一场特殊的“视频答辩”——向省农业农村厅汇报高亭镇“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创建项目。

  作为我市唯一一个承接浙江省“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创建项目的镇街,高亭镇因地制宜,十村抱团打造渔农服务综合体。大岙二村牵头,联合枫树村、渔山村、大峧村、南浦村、小蒲门村、塘墩村、大岙一村、黄官泥岙村、大峧山村等9个村,建设组团式的乡村共富联合体,以强带弱、共同投资,在大岙二村嘉和园北侧地块建设一处渔农商业综合体,打造渔农商铺和精品民宿。

  该项目总投资达6500万元,预计今年内动工,建成后可为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水。 

  村级经济体“搅动商海”,底气何来?

  大岙二村这个“领头羊”的经济实力和商业经验为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村拥有华侨饭店、亚朵酒店大楼等多处商业地产,村集体固定资产超亿元,去年村集体收入高达906万元。

  “我们有着丰富的商业经验,完全有能力打造这一综合体。”大岙二村党支部书记袁吉华信心满满。他告诉记者,这个地块周边住宅林立,商业设施相对缺乏,有较大的消费潜力,自己已经跟相关商业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2023年,袁吉华刚提出要建设该综合体,周边村就积极响应。今年,镇里着力推动渔农村共同富裕,“参团”村增至10个。目前,这10个村已达成共识,即将成立强村公司,明确股权分配,形成组团式乡村共富联合体。

  镇里也在谋划,以该综合体为平台,整合大峧村、南浦村、塘墩村、枫树村等土地资源,流转农田170余公顷,发展稻香米、西蓝花种植和樱桃、红美人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在商业综合体一层专设5间商铺,用于销售农产品。通过产销一体化,推动农产品增值、销售,助推农户增收。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打好红色文旅牌

  “弱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加强渔农村共富带建设,高亭镇正在加紧谋划落地“两心一带,三位一体”联合共富业态布局。“两心”中的一“心”,即“红色文化中心”,旨在充分依托渔山村红色资源优势,打造一条融合乡村文化和项目参观等内容的红色精品研学线路,建立起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产业为一体的红色文化中心。

  2015年5月,930户渔山村民从鱼山岛集体搬迁。之前,村民靠海吃海,村集体经济可通过轮渡、养殖塘、矿场等资产运营获得收益。但搬迁后,原来的渔农村“缩”为一个小区,村集体经济失去了收入来源,渔山村也成为高亭镇唯一一个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未达到50万元的“弱村”。

  如何推动渔山村由弱转强?

  高亭镇瞄准该村特色资源,村镇合力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渔山村将小区内的文化礼堂等公共区域打造为红色传承馆、游客服务中心等。高亭镇成立大鱼山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参与红旅融合相关经营,包括带团游览县内红色景点,接待团餐、党日活动等。

  5月29日下午,渔山村迎来一拨客人,一组退休老干部特意来这里了解“鱼山故事”。在文化礼堂内,村民组成的服务队各司其职,调节音响设备,摆放桌椅,端上香干、晒生、倭井潭硬糕等岱山特色美食。

  5月30日,一家当地银行组团来渔山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村民们为客人播放了村里自己排练录制的《碑望》情景剧。

  渔山村党支部书记曹海维告诉记者,大鱼山之战和鱼山岛大开发两个主题对游客的吸引力超乎村里的预期。2023年,村集体靠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收入达26.8万元。今年截至5月底,渔山村已经迎来了120批游客,共计4000人次,经营性收入超26万元,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聚集人气,渔山村也在培育新项目。“今年计划把小区门口的空地包给第三方,做一个‘星火集市’,做活夜经济。”曹海维介绍,村里还计划启动红色村庄提升工程,美化村域环境。

  借助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的“荷包”也渐渐鼓起来。

  “本来在家里休息,现在到这里来帮忙,一个月有2000多元。”每次有客人来,村民曹寒娟就会到文化礼堂帮忙。

  “现在村里生意好,最忙的时候1个月有20天都有生意,能赚三四千元。”文化礼堂还有餐饮服务,60岁的“主厨”董腰球对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很满意。

  “小岛你好”发力

  老渔村全面焕新

  江南村所在的江南山岛,与高亭城区隔岸相望。该村是一个以海洋捕捞为主的纯渔业村。2008年,江南大桥通车,江南村迎来发展机遇。岛上又建起了船厂,外来人口不断增加,村民们靠出租房屋也多了不少收入。然而,小岛上也面临着服务设施不足、村容村貌不美观、产业不突出等问题,渔民们也面临转产转业。

  2023年,江南山岛入选全市第二批“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示范岛建设名单。

  “这又是阿拉村里的好机遇。”江南村党支部书记赵鲁表示,“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给村里带来了新的发展希望。

  以“小岛你好”行动为契机,高亭镇以“江南渔岛”为整体功能定位,推动这个“老渔村”,建设富有活力、城乡共富的渔港经济示范区。为加快江南山岛“焕新”,高亭镇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江南村村庄提升方案》,计划重点实施综合景观提升工程、渔村渔业特色风情街建设、“幸福驿站”建设等项目,提升江南山岛“颜值”,优化公共服务设施,打造渔农特色产业。

  “美丽村口景观节点打造、健身广场改造、‘小岛驿站’建设等项目,都已经进入招投标阶段。”高亭镇党建办主任戴铮鹰介绍,江南村“幸福驿站”已确定初步建设方案,进入设计阶段。提升方案中,最重头的是风情街建设项目。

  “这里规划70~80家商铺,改造完成出租后,预计每年能给村里带来150万元的收入。”赵鲁告诉记者,这一项目还能带动村民转产转业。

  “以后村里建设发展得好,阿拉日子肯定也越过越好。”谈起村里的新发展,61岁的村民沈高宽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