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互动从惊喜开始

周沫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16日 第 02 版 )

  点滴录 周沫

  那天下午我正坐在32路公交车上,突然就下起了大雨。车上的乘客虽然谁也不吭声,但看得出来都挺郁闷的。这个时候,女司机说话了:“我这儿备有一次性雨披,没带雨具的乘客可以在停车时领取。”刚开始大家还坐着不动,而当有人“带头”之后就热闹起来了,几乎人手领了一件。整个车厢,因为一个小小的惊喜而变得温暖起来,真好!

  公交车是个流动的社会,偶尔邂逅的人们很快又会各奔东西,多半不会过多交流。但这一次因为一件雨披,车厢里变得热闹起来。乘客们连称“谢谢”,而女司机则提醒大家提前穿好雨披,以免下车淋着。乘客之间也热络了起来,在穿雨披时相互帮着拉拉扯扯,还相互提醒着别把包装袋扔地上了。这样的良性互动,似乎是大家早已期待的。

  公交司机为乘客准备雨披,不知是制度性安排还是32路的“自选动作”,或者纯属这位女司机的“个人专利”。但无论如何,都是值得点赞的暖心举措。记得很早以前公交车上就备有爱心伞,但或许是有借无还的情形过于普遍,真要用时很难顺手取到。现在看来,成本不高的一次性雨披更适合应急。

  不仅如此,一件小小的雨披还能融洽司乘关系,让整个车厢都良性互动起来,可谓物超所值。在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里,很需要有诸如此类的小惊喜来开启良性互动,让大家的表情变得生动起来,关系变得融洽起来。

  大凡主人是不会让客人淋着雨走的,这位32路女司机真是把乘客当成“客”了。很多服务单位都把服务对象称作“客”,比如顾客、旅客、游客,等等。既然如此,那就应该拿出主人的诚意来,用更多的惊喜开启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