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节 热闹“开秧门”

陈瑶 徐诗喆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09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瑶/文

  通讯员 徐诗喆/摄

  水田里堆着一簇簇绿油油的稻秧,一位老农牵着水牛走在稻田中……昨天上午,岱山县高亭镇“苗绘记”第三届农耕文化盛宴,在这个农忙时节以传统的方式拉开帷幕。当天,上百个观光者、体验者、竞赛队员齐聚镇内大峧村,感受悠久的农耕文化魅力。

  激昂的呐喊开启了新一年的农耕场景。来自高亭镇8个村的24名种植能手撸起袖子、卷起裤腿踏入水田开始插秧(见图),彩色的旗帜围出几十米长的水田“赛道”,绿油油的秧苗被稳稳地插在水田里。“加油加油!阿拉村最快,侬看其像‘插秧机’一样的。”周围观看的村民们热烈讨论,72岁的大峧村村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大早洗完衣服就赶来看,“我们村年年是第一,这几年家门口热闹,也好看了,高兴。”

  “今年是村里第一年叫我来,前两届也是我们第一,种了十多年的田,赢了高兴。”比赛结束,大峧村村民张树利一边在沟里洗着脚上的泥,一边和旁边村民聊着天,喜气洋洋。

  当天,还有一群来自岱山县高亭初级中学的学生加入下田插秧的农耕研学体验。初二学生徐宇赫“一骑绝尘”种完自己负责的“赛道”,“也是第一次种地,不过小时候经常看爷爷种。”他笑着告诉记者,虽然腰很酸,但收获也很大。老师陈超介绍,学校在这里设了一个劳动教育基地,每年会开展几次实践教育,让学生下地体验农耕。

  “以前这一片有不少抛荒地,镇里从2019年开始陆续整治,到现在已经整治出500多亩优质农田。”高亭镇农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沈海旺介绍,其中有150亩成为镇里的生态水稻认养基地。

  从2020年开始,高亭镇农耕文化节已经举办了三届,在传承弘扬农耕文化和凝聚团结镇级农业村的同时,也以农耕节为契机与群众一起交流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更是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的好机遇。农耕节能导入旅游产业为乡村振兴、村民增收拓展新空间。”沈海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