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部门联合印发《金融赋能普陀区高端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向普陀“一条船”产业链放贷超50亿元
翁青青 郭杰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6月06日 第 02 版 )
□记者 翁青青 通讯员 郭杰
本报讯 近日,我市多部门联合印发《金融赋能普陀区高端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促进普陀区高端船舶修造与海工装备产业重点项目保障、产业绿色升级、信贷融资等。
按照计划目标,到2025年,市、区相关部门、金融机构预计为普陀全区修造船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超40亿元,开立船舶预付款保函超5亿元,向“一条船”产业链投放贷款超50亿元。进一步加大对普陀涉海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雄鹰企业等的金融支持,重点助力新能源船舶、高端智能船舶和玻璃钢新型材料船舶等新型船舶建造,服务好万箱以上集装箱船、海工装备研发建造及高附加值修理转型升级等重点项目。
“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是当前普陀区船舶海工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市、区相关金融机构将积极对接普陀区船舶修造和海工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需求,重点满足高附加值、新能源船型修造的金融需求,为节能环保改造和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提供金融支持,助推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拆解、船用配套设备等全产业链低碳循环发展。
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资金投入大、建造周期长、地域跨度大,造船厂和装备制造企业往往需要垫付巨额资金,预付款保函业务已成为船舶海工企业最迫切的金融需求。金融赋能举措将进一步推动预付款保函业务提速,满足重点造船企业在船舶预付款保函、流动资金贷款等方面的合理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探索降低船舶预付款保函业务门槛,扩大船舶预付款保函规模及受益面等方式,拓宽船企融资渠道。
金融赋能举措还包含了多种创新型金融服务,支持探索海域使用权、在建船舶、船坞等抵(质)押贷款业务,积极开展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广“绿舟贷”“碳惠贷”等绿色信贷产品。
据了解,今年普陀区将锚定“造船做大做新、修船提档提效、船配突破扩量”目标,计划培育年营收50亿元以上企业1家,年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5家;船舶海工产业规上营收保持高增速,争取年底突破1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