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市交通运输部门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
“路”通海岛乡村振兴
方智斌 江婵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第 03 版 )
火出圈的马目风车公路
最美公路螺塘线
螺塘线
省“十大最美农村路”虾峙栅河公路
虾峙栅河公路
客货邮海上专线
大猫岛快递服务点
百里文廊小沙段
□记者 方智斌 通讯员 江婵
因路而富、因路而兴、因路而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多年来,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牢记嘱托,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聚焦补短板、锻长板,深入推动农村公路和海岛水路联城、联镇、联村、联景、联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丰富“四好农村路”品质内涵。去年,全市共完成“四好农村路”提升工程投资4.9亿元,完成交通强省年度考核的162%。普陀区成功创建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虾峙栅河线荣获2023年浙江省“十大最美农村路”;岱山县完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舟山市成为全省第二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市域覆盖的地市。
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助力打造乡村振兴海岛样板。一条条为人称道的农村路为全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路舒心
品质出行刷新体验
今年4月7日,普陀区展茅街道临螺线大中修启动,施工车辆来回穿梭,工人铣刨原4厘米厚沥青面层并对基层病害处治后重新加铺4厘米厚AC-13C沥青砼。
该工程启动标志着2024年度普陀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普陀区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涉及本岛、六横、桃花、虾峙、蚂蚁,共计4条县道,1条乡道,1条专用公路,19条村道,维修里程共计37.083公里,总投资2300万元。交通运输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对目前存在的较大面积坑洞、麻面坑洼、平整度差、碎板断板较多的一些道路进行施工,同时对沿线设施构造物进行修复完善,对部分线路进行“白改黑”、增设错车道,进一步提升辖区农村公路路况水平,提高农村公路通行力,改善沿线村民出行环境。
农村公路是覆盖范围最广、公益性最强、提供服务最普遍、服务人口最多的交通毛细血管,是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和深化“千万工程”的先导性、基础性设施。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动“四好农村路”在海岛地区的高质量实践。
去年,我市加快实施“四好农村路”2.0提级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40公里、养护132公里,改造提升单车道农村公路121公里,提质升级农村公路路貌215公里。同时,力推“蓝色岛链”水运特色工程补链强链,新建和提升改造陆岛交通码头泊位8个、码头场站16个、客渡船14艘,推进船载电梯在高品质客滚船中的应用,全面启用燕窝山码头,建成峙头车客渡码头,开通燕窝山至沈家湾、长峙至普陀山、长峙至桃花等航线……“蓝色岛链”已经成为我省交通强国试点验收项目。
久久为功结硕果。截至去年底,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到1442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3%,公路网密度、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三项指标均居全省前三。同时,我市路况水平稳步提高,近三年农村公路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平均值、优良中等路率均逐年提升,其中农村公路PQI指数已攀升至全省前三。
真正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干的事变成群众满意的事。在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2.0版同时,我市围绕财政保障、建设规划、经营管理、运营服务、安全监管等五个“一体化”,全力打造更加畅通有序、优质便捷、科学合理的城乡公交网络,提升群众出行品质。去年提前并超额完成9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省级民生实事任务,新增优化公交线路41条,完成公交线路适老化改造5条;积极打造水陆联运“零换乘”,水上客运与陆上公交基本实现无缝衔接,市域31个主要水路客运站到最近公交站换乘距离在100米以内,比例达90%以上。
今年3月,按照统一标准重新打造的全市统一交通票务平台全新上线,接入岱山、嵊泗、海星轮船、海峡轮渡、普陀交投、海通客运、东极海运等8家售票系统端口,实现水上客运航线和进出舟山汽车票的网上售票全覆盖。新平台减少了跳转、链接等环节,大大提升了平台操作的流畅度和旅客购票的便利性。
一路风景
交旅融合新样本迭出
初夏时节,定海马目风车营地,游客纷至沓来。听风、观海、赏花……错落山脊间、串起16个风车露营地的最美风车公路成了游客打卡胜地。即便是工作日,一天也能吸引300多辆私家车前来。
这条长13.5公里的“最美公路”原是当地建设风电项目时留下的施工便道。
“因视野开阔,能饱览山、海、风车等美景,之前来‘夜游’的人也不少。”定海区岑港街道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街道很“头疼”,生怕游客发生意外,不得不安排工作人员加强巡逻、管理。
既然游客喜欢,何不加以利用?属地政府和定海区交通运输局等相关部门“顺势而为”,拓宽道路、铺上沥青、修葺绿化、装上道路护栏、打造观景平台……形成了又一个交旅融合的新样本。
放眼百里东海文廊,政府因地制宜修路,因势利导形成的热门景点还有不少。依托文廊全线车行畅达的100.5公里主线,围绕“海上画廊”美丽公路品牌体系建设,沿途建设文化景观墙、打造美丽村口、实施绿化彩化,打响“东海百里文廊”全城乡村旅游品牌。开发百里文廊古迹研学、非遗传承等个性化线路,打造推出千年禅路、初心之路、海防史路特色产品,推动观光游览向度假休闲深度转型;积极引入大乐之野、秘境、村回等工商资本建设农文旅综合体,探索开发民宿、康养、文创等多元业态,成功打造三毛文化村、黄沙秘境等一批优质项目;沿线布局文廊集市,常态化推出南洞艺谷油菜花节、马岙稻香节等特色活动,搭建本地农特产品展销一体化平台,促进交农旅同向发力。
东海百里文廊开放一年以来,吸引游客超230万人次,助农增收近千万元,盘活沿线闲置农房150余套,引育乡村文旅融合业态30余个,打造共富工坊70家,吸纳劳动力1500余人,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我市各县区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与沿线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放大“交通+”效益,让交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共同富裕的开路先锋。
曾经的栅河线因其特殊的海岛地理位置,大部分为单车道,公路建设年代久远,存在路面破损老旧、临水临崖路段多、盘山弯道狭窄视距短等问题。2017年以来,普陀区结合“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和“四好农村路”创建,先后投入5500余万元,实施道路大中修、生命安全防护等工程,沿线打造公路驿站、服务区、观景平台,让老旧路蜕变成了盘旋于青山碧海间的风景长廊。依托栅河线,从闭塞的交通末梢到令人向往的风情渔村,交通发展给河泥槽村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目前,栅河线沿线民宿已达18家,民宿的发展也使得配套的咖啡店、亲子乐园、小型电影院等大量兴起,虾峙镇游客接待量逐年上升,近三年已接待游客超过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000万元。
把沿路的绿水青山、碧海金沙,转变为“金山银山”。我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以提等级、优路况、美环境、浓乡韵、促振兴为重点,充分发挥海岛自然环境优势和人文景观特色,打造定海长南线、普陀螺塘线、岱山板燕线、嵊泗左岸公路等一批生态旅游品质路。
一个个交旅融合的海岛实践新样本让游客饱了眼福、沿线群众鼓了钱包。
一路幸福
共富路子越走越宽
定海里钓岛不通公交车曾是岛上群众的一块心病。尽管岛上早已通大桥,但是高速路口的进出匝道只能通过9座以下、高2.5米以内的客车,岛上环岛公路又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岛上居民基本只能乘坐轮渡出行。
去年下半年,在主题教育中,市交通运输局和岑港街道结合包镇联村入户工作要求,协同多部门展开调研并形成“解题方案”。市、区两级交通部门按照公交通行标准,确定改造方案,实施改造工程;市公交公司前往外地考察特殊车型,采购适合里钓岛的小型公交车。
今年3月15日,由7座商务车专门改造的“共富微巴”开通。“公交开到了家门口,以后到岑港街上买菜方便了。”75岁的里钓岛村民夏阿伯坐上首班公交车喜笑颜开。
和不断优化的出行交通相比,交通运输部门近年力推的客货邮则让越来越多的渔农村群众感受到了共同富裕的吸引力。
定海大猫村常住人口200余人,其中90%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几乎都以土豆、花生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受交通不便、服务场所欠缺等限制,快递服务无法上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岛上的村民。
今年5月初,定海区交通运输局与大猫村、环南街道、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等携手,开通“客货邮”融合专线,并打造大猫岛快递物流服务点、南部诸岛客货邮综合运输服务站,彻底打通了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出岛“最初一公里”。
“阿拉种了5亩土豆,以前都要自己乘船到本岛寄快递,年纪大了跑来跑去不方便。现在政府开通了专线,给阿拉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好足嘞!”70岁的村民唐瑞根夸赞道。
差不多同一时间,普陀区交通运输在新建镇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的基础上,又分别在庙子湖、青浜、东福山成立了3个“客货邮”融合运输服务站和农村物流服务网点,让东极诸岛居民是实现了家门口“取件自由”。
嵊泗已开通7条客货邮融合线路,村镇覆盖率达100%,快递配送费用下降40.6%、配送时效缩短了50%;岱山开通燕窝山至衢山航线快递车辆专用绿色通道,已有230辆客货邮专用车辆优先过渡,衢山客运码头—皇坟基客货邮融合路线月均运送快递包裹近300件,普陀启用全市首个“水陆联动”区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标志着“水陆联动+运旅融合”的海岛客货邮融合发展模式走向成熟……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4个县级中心、22个综合服务站、137个村级服务点、开通了37条“客货邮”融合线路。
“我们将全力提升农村快递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全域推进海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力争今年实现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服务品牌全覆盖,为海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更强交通力量。”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舟山市快递物流网络一体化建设行动方案》已经出台,预计到年底,我市将基本形成城乡一体、服务普惠、便捷高效的农村快递物流网络,缩小城乡快递物流服务差距,快递进村率达到100%,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本版图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