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纪念参加南昌起义的舟山中学老校友郑光祖烈士
阿能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9日 第 05 版 )
这张郑光祖烈士军装照,是多年前根据亲人描述画出来的,现挂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重现了英烈风采。
定中校友会营业部银质奖章,现为郑光祖的外甥象山朱立成先生收藏。
□阿能
南昌起义参加者新增名录公布了54位新增南昌起义参加者,其中有舟中老校友郑光祖。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介绍:“郑光祖(1908~1932),浙江象山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共党员。后赴广州投奔国民革命军,编入朱德任团长的军官教育团,随军参加了北伐和南昌起义,1927年8月3日撤出南昌移师南下,转战湖南。1928年6月,以定海中学高中毕业生身份考入南京军官学校。毕业后留校督查科工作,从事地下工作。1931年夏不幸被捕,1932年5月31日被害于南京陆军第一监狱中。”
2024年,恰逢舟中校友会建会一百周年,为了厘清舟中老校友郑光祖烈士史料,笔者又查考了《象山县志》和有关党史资料。《象山县志》第四十九章革命烈士,第一节烈士英名录载:“郑光祖,男,出生年月1908年2月,籍贯林海大碶头,参加革命1926年,1926年入团,1928年入党,牺牲年月1932年5月,牺牲地点——南京陆军第一监狱,牺牲时所在单位南京军官学校督查科,牺牲时职务中共地下党员。”
郑光祖烈士墓在象山县丹东街道清水湾水库旁。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以优异成绩考入定海公学
郑光祖,字怡孙,化名武韬。1908年2月出生在象山县丹东街道大碶头村。1916年入私塾受启蒙教育,1920年考入象山县立高等小学,与沈本厚、殷夫等为同班同学。在校3年,深受早几届同学贺威圣(贺威圣烈士,是中共象山地方组织的主要创建者)、王家谟(王家谟烈士,曾任中共浙江省委代理书记,王家谟妻子马荷仙定海人,曾任中共定海县独立支部委员)等影响,思想活跃,拥护打倒列强、推翻军阀,立志读书报国,振兴中华。
定海公学是旅沪实业家刘鸿生、朱葆三、刘宝余等捐资在定海城西镇鳌山麓筹备创办的私立公学。1922年2月16日正式开学。曾任上海沪江大学副校长、代校长等职的董景安先生出任定海公学首任校长。各地学生,对于该校将来之教授与管理,均抱无限之信仰,故来报名投考,以及请求转学者甚众。1922年,郑光祖在象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后,恰逢定海公学招考新生,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定海公学中学部。4年制中学课程设修身、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博物、物理、化学(第三、四学年设置)、图画、手工、音乐、体操等课。定海公学提倡“上课时取严格,散学后取自由”“学生自动教育”,除课堂教学外,还让学生参加中学生青年会,聘请各界名流来校演讲,解放学生思想上的束缚。郑光祖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课外的各项青年会集体活动。特别是1924年冬,公学在青年会的基础上衍生出校友会,明确校友会重在学生自治和觉导社会向前上,而青年会重在树立典范,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上。
1925年5月9日,定海中学全体师生隆重集会,举行“五·九国耻”纪念会,并在城区和渔农村散发由定海公学校友会发表的《国耻日谨告同胞书》。6月初,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消息传到舟山,定海中学全校师生义愤填膺,反响空前强烈。6月5日上午,学生联合行动声援沪案,定海中学全体学生(包括教职员)、县立第一女校、县立男子高级学校等校联合开会决议:1.休课数天;2.召开本埠各机关团体成立筹备委员会采取联合行动;3.出发游行发传单,演讲团出发演讲;4.组织教职人员和学生两大募捐队向校内外征募;5.毕业生提前考试,将多余饭菜金全部捐给上海工人;6.全体住宿生于第二天开始一律素餐,把节省下来的经费捐给上海中学联合总会。6月9日,学校又组织学生去穿山、柴桥、普陀山、沈家门等主要乡镇进行宣传和募捐,郑光祖参加“定海中学后援会”,与宁波学联同学一起,到沈家门等地街头演说,集会游行,查禁日货,募捐支援“五卅”死难家属。而往沈家门的学生,因那天适值大风暴雨,定沈间轮船停航,但学生们却热血沸腾,毅然顶风冒雨长途步行至沈家门,学生们共募得银元700元。6月12~13日,郑光祖与定海中学学生到金塘岛演讲募捐,各乡民皆忿激异常,又鉴于本岛人在上海经商的为数众多,因此更表同情,纷纷踊跃捐款计百余元,分别由定海中学及通过宁波银行汇沪。根据史料表明,郑光祖是在1926年由共青团宁波地委发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
郑光祖积极参与校友会活动,并受到了奖励。银章正面为:定中校友会营业部,正中间一个“奖”字。背后刻有郑光祖和“三省”银楼字样。定海三省银楼,创始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旧址在定海西大街32、34号,是一家主营金银首饰买卖加工,币、章、条、块交易和金银纪念章定制的百年老店,是当时定海最大的一家银楼。从当时情况来说,定中校友会营业部,能够创作这么一块精美的银质奖章,说明了郑光祖参与募捐贡献是非常之大的。
投笔从戎参加南昌起义
从定海公学毕业后,1927年郑光祖放弃上大学深造的机会,投笔从戎,赴广东参加国民革命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朱德任团长的军官教育团,随中路军北伐,进军江西。1927年春,北伐军与军阀孙传芳部在江西激战半月,光复南昌。北伐胜利后,蒋介石、汪精卫于1927年4月、7月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白色恐怖中,朱德任团长的军官教育团移驻南昌,保护教育团中的党团员和革命战士。之后,他又随朱德的军官教育团参加了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的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大幕拉开,这场载入共和国史册的起义,参加人数超2万人。
郑光祖随朱德领导的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起义,歼灭驻地附近敌军后,于3日撤出南昌,起义后,他经受了“大浪淘沙”,随军南下后转战湘南,发动农民起义,建立苏维埃政权。翌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郑光祖任朱德警卫连党支部小组长。6月,周恩来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组建中央特委(特科),打入敌营内部,负责发展党团员、策反敌军、获取情报、惩办叛徒、营救同志等工作。军委在红军和各地方党、团组织中挑选一批有文化的青年党员,以各种合法身份打入敌人内部。郑光祖按党的指示,化名武韬,于8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南京分校六期。毕业后因成绩优秀,留在该校督察科宪警班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1年夏,因秘密发展党员,郑光祖被敌特怀疑是共产党奸细,与打入南京军警系统党的领导人、中共中央直属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总支部总支委员吕农三等同志被捕入狱,囚禁于南京陆军第一监狱。在刑讯室里,敌人动用酷刑,打得郑光祖遍体鳞伤,郑光祖仍大义凛然,坚不吐实。敌特无奈,只得将这一案件移交南京卫戍区军事法庭,将他作嫌疑犯处理,被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6个月。
判决书送到大碶头家中,其母欧玉珍卖掉30亩塘田,托曾在南京国民政府军需科供职的赖水土到南京打点、探监、保释。1932年4月,由于曾任党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顾顺章叛徒出卖,南京地下党组织遭破坏。赖水土到南京后,据在南京情报部门的黄埔同学告知:1932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南京地下党组织遭破坏,获悉打入南京军警系统和情报机关的吕农三、郑光祖等是受中共特科派遣的奸细,大部分来自江西“红军”根据地。国民党特务机关害怕再交军事法庭审判,丢尽颜面,又暴露机密,于5月31日夜便将吕农三、郑光祖等19人暗杀于南京陆军第一监狱魔窟内,遗体掩埋在南京广场门外荒地上。
郑光祖烈士牺牲时只有24岁。
象山县解放后,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朱德办公室要求核查郑光祖家庭情况的信函,象山县民政科和南庄区委、大碶头农会核査据实上报。1950年2月23日,宁波专员公署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室的通知,确认郑光祖为革命烈士,其母欧玉珍享受烈属待遇。
郑光祖烈士的一生是短暂而绚烂的一生,他不朽的名字应被舟山中学老校友和世人千古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