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如何树立自信放松心态?
——访市二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张景明
丛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2 版 )
受访者供图
□记者 丛琳
“首先,我建议考生们尝试带着一种‘不完美的状态’去迎接考试。”高考临近,针对考前如何树立自信放松心态的话题,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张景明为考生及家长们支招。
张景明认为,考生经过十多年的学习积累,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及解题思路和技能。考前的十几天,很多考生会“查漏补缺”。“其实,查漏补缺永远都是查不完的。考生可以试着接受这种‘不完美’,注重于发挥考试应变能力,充分调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去答题。”
“其次,我建议考生们应该提前为自己设定目标,比如要考哪所大学、想到哪个城市读书……”张景明说,设立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树立自信,要积极暗示自己鼓足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不妨对自己说:‘该复习的都认真复习了,我还怕什么呢?’通过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激发兴奋点,努力将自己的心态、情绪调整到最佳状态。”
张景明还强调,考生在复习迎考阶段不可过度疲劳,应保证充足睡眠,养精蓄锐。“每天至少保证6到7小时睡眠时间,而且尽量要达到较多深度睡眠。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后,思维能力、记忆力、集中力都会提升,面对考卷时就能更加从容自如。”
“考生备考阶段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运动来放松身心。”张景明建议,“同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考试前,应尽量吃自己以往熟悉的食品,避免导致肚子疼、胃疼等症状。”
“最后,我还想提醒考生的家长们,要注意给孩子提供情感价值。当孩子表现出焦虑并倾诉时,家长一定要耐心倾听,用积极乐观的言语引导鼓励孩子,让他们真切感受家人的温情陪伴与支持,增强信心、放松心态迎考。”张景明说,假如当孩子找家长倾诉时,家长随意地打断他,或者说教、指责、提要求、压指标,这样很有可能引起考生双重焦虑,结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