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东镇人大打造“海陆全覆盖 代表双联动”品牌

渔民扫码诉难事 海上问题陆上解

虞仁珂 阴冠平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21日 第 02 版 )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阴冠平

  本报讯  “原本只想试试看,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代表码’还真灵!”近日,岱山县岱东镇渔船老大俞静杰通过扫“代表码”,反映了渔船进港时受“僵尸船”影响导致停靠难的问题,结果在回港前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让船老大交口称赞的是岱山县岱东镇人大创新打造的基层单元“海陆全覆盖 代表双联动”品牌。融合渔船上的二维码、“东海渔嫂”代表工作室、“民情民生大家说”、“民生小事时时督”、“乡镇长有约”等载体,岱东镇人大推动实现海上问题陆上解决。

  作为一个渔业大镇,岱东镇一直面临海上矛盾多、劳资纠纷复杂、渔事咨询迫切等实际问题。2023年,岱东镇人大打造海上全天候“亮码”平台,把全镇200多艘渔船组成31个编组,在编组长渔船上亮出人大代表二维码。

  “渔民通过扫渔船上的‘代表码’,向人大代表提出诉求和建议。”岱东镇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诉求和建议通过“民生小事时时督”“乡镇长有约”两个贯通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应用场景,将代表联系群众反映的日常关键小事和难点堵点问题进行全闭环式流转解决,做到海上事件提前办、陆上事件及时办,确保渔区矛盾解决在萌芽,让渔民在前线生产无后顾之忧。

  去年,由于部分渔船难以达到10人配备5本职业证书的要求而不能出海,有渔民通过扫代表码并提交表单反映渔船配备职业证书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夏永祥收到渔民反映后,积极向有关部门沟通、争取,简化了相关手续,帮助解决了渔民的燃眉之急。

  全天候“亮码”平台推出以来,岱东镇共组织开展“镇长有约”活动6次,代表通过“民生小事时时督”上报处理社情民意226件,“联系选民一键通”受理并办结群众扫码提交建议意见221件,通过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有效贯通,工单办结率达100%,实现了零距离、全天候受理渔民诉求,真正做到海上问题陆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