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驰山海 构启通途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第 02 版 )

效果图中铁十一局甬舟铁路项目部提供

  □记者 石艳虹 通讯员 周俊

  “收到,开始掘进!”“定海号”盾构机始发的指令下达后,盾构机操作室内,操作手王权郑重按下操作面板上绿色的刀盘启动键,盾构机最前端的刀盘缓缓转动,轰鸣声起。这台总长135米、总重量达4350吨的大家伙,正式上岗开工。

  昨天的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侧作业点,彩旗招展,一派奋进景象。竖井下20多米深的井底,涂装红色的“定海号”如巨龙横卧、身披红甲。

  “今天我又高兴又激动,就像孩子长大,终于工作了一样。”盾构机机长陈志强是项目部最早接触“定海号”的技术人员之一。早在去年6月前后,他就前往位于湖南长沙的工厂驻厂监造,催进度把质量,看着盾构机10万个零件一个个组装完成。

  “定海号”盾构机始发后,将变身“超级工作狂”:除每半个月左右一次的计划性维护保养,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开挖隧道的同时,还会自动化安装隧道管片。通过创新的泥水平衡技术,连掘进产生的渣土,都可以通过专有管道自动封闭运输至泥水处理点。始发阶段,因地质原因掘进较缓慢,之后施工效率会提高至每天向前掘进8至10米。

  操作室内,王权右手熟练地操作着面前的按钮,左手持对讲机,不断与各方沟通,眼睛盯着上方的显示屏。盾构机开工后,王权要和同事轮班倒,确保操作台24小时值守,随时调控掘进机状态。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按照预定计划,“定海号”掘进机将与宁波侧的“甬舟号”掘进机双向掘进,在78米深的海底,以不高于20毫米的误差精准衔接。所以,盾构机沿着既定路线精准向前掘进尤为重要。这其中,除了盾构机自带的精准导向系统,也需要操作手的精准发力。

  在操作台上方的显示屏上显示着掘进平面,两条轴线交叉处就是掘进的中心。

  “现在显示盾构机前段位于设计线路轴线偏左2毫米位置,正沿着我们既定路线掘进。”王权告诉记者,如果出现小额度的偏差,会通过操控面板上的推进油缸压力调节,推动刀盘各个方位不同发力,轻微调整方向。

  金塘海底隧道最大埋深78米,最大水深39米,管片外径14米,盾构开挖直径达14.57米,隧道最大水压约0.85兆帕(MPa),所处海域地质条件复杂,具有长距离硬岩、黏土、粉砂等多种地层,隧道上方海运繁忙,海浪高且急,施工难度极大。“超级难题”自有“超级解题法”。“定海号”盾构机拥有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刀具实时监测系统、管片浮动监测系统、同步注浆密实度检测装置等十二项尖端科技创新。

  “定海号”始发当天,高旺就一直在井下忙碌。他是盾构机现场施工技术保障团队带头人,已有15年的盾构机技术保障经验。

  面对这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和世界长度最长、直径最大、地质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海底高铁隧道,中铁十一局从全国范围内抽调技术人员,组成了一支50多人的现场技术保障团队,人均保障经验在10年以上。

  “这活有挑战,但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一定要干好!”高旺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这一次保障经历与以往相比,难度大,但也不怕。

  盾驰山海,构启通途。始发仪式现场,洋溢着期待。大家都在期盼着三年后,“定海号”与“甬舟号”“相会”,舟山通过新通道与大陆“相会”。

  “预计在2028年10月份实现高铁全线贯通,让舟山人在家门口坐上火车。”市铁路建设中心主任、市甬舟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罗士瑾言语间掩饰不住激动。他透露,甬舟高速复线海底隧道也将于2025年9月开工,目前已全面启动盾构机设备选型和施工设计方案工作。

  在罗士瑾看来,甬舟铁路盾构机“先行先试”,也将为舟山将来的隧道施工乃至全国的隧道施工提供经验。

  甬舟高铁建成后,长三角唯一不通高铁的地级市舟山将接入全国铁路网,补齐浙江“省域1小时高铁交通圈”和“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块短板。

  “再过几年,就可以坐着高铁来舟山了。”参加当天启动仪式的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殷志军曾在舟山任职。他对舟山的未来充满期待。“铁路的建成,对地方的物流、企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相信这也是舟山老百姓的所期所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