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海底隧道“定海号”盾构机始发仪式举行

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开始盾构掘进

何中伟宣布始发 陈志明高静华等出席

董佩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第 01 版 )

“定海号”盾构机开始掘进 摄影 通讯员 姚峰 记者 沈磊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董佩军

  本报讯  5月16日上午10时18分许,在甬舟铁路金塘海底隧道现场作业区,随着工作井下的“定海号”盾构机刀盘开始转动,世界最长海底高铁隧道正式开启盾构掘进。

  市委书记、新区党工委书记何中伟出席仪式,并宣布“定海号”盾构机始发。中铁十一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明,国铁集团沪杭铁路客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静华,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殷志军,市领导陆燕乃、方铁道等出席。 

  线路全长约77公里的甬舟铁路,将结束舟山群岛不通铁路的历史,圆百万舟山人民的“高铁梦”。金塘海底隧道作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西起宁波市北仑区,东至舟山市金塘镇,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直径最大的海底高铁隧道。

  工程采用“定海号”和“甬舟号”两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定海号”总长135米、重4350吨、直径14.57米。沪杭客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隧道分别从宁波侧和舟山侧相向掘进,“甬舟号”由西向东独头掘进4940米。“定海号”盾构机由东向西独头掘进6270米,在长距离、大断面穿越高水压及复杂地层后,最终在海底“会师”,对接误差不超过2厘米。

  在“定海号”顺利始发的同时,在宁波侧,“甬舟号”也正式“上岗”,两台盾构机相向掘进,开启了这场海底“会师”之旅。

  宁波与舟山两地之间海域地质复杂多变,隧道要下穿石油管线、海堤、码头和航道等多项风险源,海底最大埋深78米,穿越过程中要经历28次软硬地层变换,其中硬岩最高强度近200兆帕,施工复杂程度、难度和风险在世界范围内罕见。

  据了解,甬舟铁路项目团队对盾构机设备型号进行了针对性设计和优化,盾构机配备了超前地质预报和超前加固等专用设备,总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做到“软硬通吃”,同时配备目前世界上控制精度最高的盾构导向系统,确保海底精准对接。两台盾构机在海底相遇后,将借助双层壳体设计,保留外壳用于支护隧道,原地拆解实现“金蝉脱壳”。

  中铁十一局甬舟铁路项目负责人张金涛介绍,在隧道掘进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泥水平衡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隧道施工对周围海域的影响。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项目采用世界先进的建筑工业化和绿色环保的泥浆处理技术,所有泥浆均经过固化处理,不会对岛屿和大海环境造成影响。

  甬舟铁路西起宁波东站,经宁波市鄞州区、北仑区,舟山市金塘岛、册子岛及舟山本岛,东至定海区白泉镇。项目建成后,舟山将实现“高铁上岛”,对于构建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加快甬舟一体化进程,推动两市更好融入“一带一路”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