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我市“红十字博爱周”活动上线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点亮城市的温暖之光
陈妤 李开国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5月08日 第 03 版 )
摄影 记者 陈永健
扫码参加公益活动
□记者 陈妤 通讯员 李开国
2024年5月8日是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今年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以“人道精神 生生不息”为主题的“红十字博爱周”再度来临,一场城市的爱心盛宴即将掀起。
近年来,舟山市红十字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依靠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在开展实施救灾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参与推动无偿献血、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组织开展红十字生命教育、志愿服务、青少年工作、人道传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一年一度的盛事,红十字博爱周将持续唤起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事业的关注,传递“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今年红十字博爱周“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市红十字会精选了“博爱家园互助有爱”“东东爱心助学金”“舟山一圈一杆一绳”3个人道公益项目在腾讯公益平台上线。项目一经上线就有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广泛参与:普陀区展茅街道丁女士夫妇出资10000元,支持“博爱家园”项目;河南商会会长个人为“东东爱心助学金”捐献5000元用于开展爱心助学;普陀农商银行、浙江东润海运有限公司也纷纷表示要参与活动,为公益事业奉献企业力量。截至记者发稿,全市已有20390人参与今年网络众筹活动,收到爱心捐款655308元。欢迎爱心人士扫下方二维码参加公益活动。
博爱家园互助有爱项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博爱家园是基层红十字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博爱家园设立体现“互帮互助”和“救急兼顾救困”为主要内容的村(社区)博爱互助金,对村(社区)急难危重家庭和老弱病残人员进行关爱慰问,改善其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白泉镇繁强村的多位家庭困境村民领取了每人1000元的互助金,他们打算用这笔爱心款“添点伙食,给孩子买点书籍”。
全市红十字系统每年在博爱家园村(社区),常态开展爱心敬老活动,通过流动医院服务、困境老人救助、为老志愿服务、健康课堂服务等,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全市老人送上关爱和温暖。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主要用于全市建有红十字博爱家园的村(社区)红十字组织开展人道救助,及时改善易受损害人群的生活境况,体现了群众对美好家园、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助力海岛共同富裕。
东东爱心助学金
爱心接力大爱永恒
2020年8月,舟山7岁男孩余东臻因遇车祸,在孩子生命无法挽回时,他的父母余舟江、翁露露强抑悲痛,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捐献孩子的器官。余东臻捐献的心脏、肝脏和肾脏为5位器官衰竭患者提供了新生,两只眼角膜也让两位失明者重见光明。这一大爱精神感动了全国网友,冲上微博热搜前三。
此后,余东臻的父母强抑悲痛,弘扬人间大爱,于2021年4月发起并累计捐资16万元,由舟山市红十字会与舟山市慈善总会联合设立“东东爱心助学金”项目,专项用于我市困难新居民子女九年义务制教育对象的救助。“东东爱心助学金”项目不仅彰显了余东臻父母的大爱精神,也赋予了余东臻生命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参与捐款,例如舟山市绿城育华学校师生每年通过爱心义卖活动筹得爱心款支持该项目。余舟江说:“项目设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大量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我感到非常欣慰,希望能把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去年“六一”儿童节前,家住临城街道的佑佑从市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手中接过了一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价值2000元的助学金。佑佑的母亲身患红斑狼疮等多种疾病,每个月需要就医、检查、服药,靠父亲在工地干活支撑全家开支,家境较为贫困。了解学习成绩、询问家中生活状况后,鼓励佑佑认真读书,也为他献上了“六一”儿童节的祝福。截至目前,东东爱心助学金项目已累计帮助751名困境学生,送去助学金64.6万元。
舟山一圈一杆一绳
筑起防溺水安全生命网
舟山是海岛城市,四面环海,岛内水库众多。在汛期和暑期,各类溺水事故随之进入易发、高发期,尤其是青少年意外溺水事故频繁发生,给部分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
一个个溺水事故,都在无情地警醒人们: 每一起溺水事故的背后都是沉痛的代价, 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设立“舟山一圈一杆一绳”项目,在重点水域、河道、水库等安装“一圈一杆一绳”等防溺水救生设备,架起全社会预防溺水事故的生命网。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自我市去年启动“一圈一杆一绳”防溺水项目以来,已在海岸沿线、河道内湖、山塘水库、城内水道等区域,投放568套“四个一”(即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杆、一条救生绳)防溺水简易救援设备。在开展常态维护防溺水设施设备的同时,还组织志愿者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重点宣传河道游玩、室外游泳、水域赛事等潜在的风险,以及如何正确开展救援、应急救护等防溺水宣教活动。2023年,共组织水上安全知识宣教和演练活动35次,受益1.05万余人次,助力全市学生溺水事件零发生。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通过这一项目,预防溺水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防溺水意识。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此次爱心捐款活动,为“溺水”事故易受损群体保驾护航。
“红十字博爱周”精彩纷呈
今年将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年“5·8红十字博爱周”期间,我市将开展“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每一个爱心人士都可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通过爱心接力,让城市的温度不断升高,让每一个人都成为爱的使者。
在这之中涌现了一批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普陀农商银行在员工踊跃捐款约3万元的基础上,单位又意向捐款约2万元。“通过爱心捐款,传递向善向爱的文化理念,为红十字事业增光添彩。”该银行负责人说。浙江东润海运有限公司也积极捐款。公司负责人说,此前也参加过市红十字会捐款活动,此次一如继往地奉献爱心,支持红十字的公益事业。在爱心人士中,展茅街道横街社区丁女士夫妇也向“5·8人道公益日”众筹活动捐款1万元,希望帮助真正有需要的困难群众。
此外,博爱周期间还将开展庆祝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20周年宣传传播活动,并组织志愿者开展流动医院免费医疗服务、卫生清洁、义务理发、家电维修、人道救助等为民服务活动,积极开展“三献”工作进乡镇(街道)、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等宣传登记活动。“红十字博爱周”是一次爱心的传递和接力,让我们共同携手,将爱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让城市充满温暖和希望。
去年,市红十字会高质量推进“救在身边”专项行动,去年至今,社会面累计发生成功应急救护案例12例,同时,推出“一船一员一箱”项目,从2023年起分3年为我市3000艘远洋渔船和大型近海渔船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并发放急救箱,2023年已完成1007艘。高标准建成我市首家生命教育体验馆,为我市红十字工作搭建了新的传播平台。全年全市共开展普及培训434期,培训89172人次;取证培训276期,取证11724人,高质量完成健康浙江建设有关任务。
阳光透明开展人道救助工作。去年全市红十字系统支出捐赠款物820万元,同时,围绕服务“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开展同舟汇·普济博爱送万家、同舟汇·普济白血病等人道救助项目,受益7.8万人次。2022年12月挂牌成立中国红十字会(浙江)应急救援基地舟山水域训练中心(全国共5家),首次承办包含8个国家29名学员的发展中国家紧急搜救研修班、全国社会应急力量骨干培训班等。
加强对“三献”工作的社会动员,我市连续第八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2名志愿者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1名志愿者荣获全国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奖特别奖。截至2023年底,全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3538人,实现捐献19人;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登记志愿者5589人,实现捐献41例。
舟山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巡回义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制订操作细则,优化工作流程,强化组织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效。2023年共开展服务128次,服务海岛群众4.9万人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5万余元。
持续强化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优化红十字青少年工作。通过开设“一课一练一机”校园生命教育课程,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点单式授课46场次,应急演练8场次,配置自动体外除颤仪35台,其中市属初中以上学校AED全覆盖;组织四期“红十字守护小海燕”夏令营活动,指导绿城育华学校开展第五届“红十字夏令营”,举办应急救护培训、人道主题秀、红十字手抄报等活动,有效提高青少年保护生命健康意识能力。
2024年,市红十字会将坚持“保护生命和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工作主线,以“基层基础强化年”建设为抓手,聚焦组织、阵地、活动、队伍一体化建设,认真履职尽责、推动提质增效,全力服务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和“985”行动,打造“博爱岛城,救在身边”工作品牌,谱写舟山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夺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更大成果贡献红十字力量。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市红十字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