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什么,给什么”变成“要什么,给什么”
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升级
全市一季度企业线上平台流转诉求办结率98.26%,企业满意度100%
虞仁珂 张健薇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6日 第 01 版 )
□记者 虞仁珂 通讯员 张健薇
本报讯 “如果不是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全力争取,我们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通过证监会的审批,真的解了我们燃眉之急。”就在近日,说起定海区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的高效服务,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连连称赞。
原来,该公司近日有一笔13.25亿的资金募集计划急需通过证监会的审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定海区企业综合服务分中心委派“暖企专员”进行全流程跟踪服务。“连续奔波于住建、资规、税务等19个部门,最终仅用3天就完成原计划需要一个半月才能完成的各项审批,使企业‘股转债’业务挤进了‘关门时间’。”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类似的服务如今经常在全市各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上演。从过去政府“有什么,给什么”变为市场经营主体“要什么,给什么”,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的是“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为企业提供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政策、人才、金融、科创、法律、税收等集成服务。
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置了项目、政策、科创等11个服务板块,建立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联办、限时办结反馈”运行模式。同时,实现市、县(区)企服中心和产业功能区分中心、产业(园区)服务驿站三级全覆盖。
“从‘最多跑一次’到‘增值化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全面升级。”市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制定的18项制度机制包含了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机制、政企沟通交流机制、问题闭环解决常态化机制、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等。
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是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台枢纽”作用的最大发挥。在全省首创重点产业定制化服务,率先探索构建舟山特色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通过建立“政企面对面”服务机制,对企业发展中“部门最难解决、企业最需解决、反映最强烈最普遍”共性问题,通过主要领导现场听取企业意见、分管领导协调、对应部门“一把手”限时办结,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督办,企业满意度评价,实施评价闭环管理,确保疑难杂症“件件落实”。
我市还迭代更新线上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舟到助企”,集成全市40余个高频企业应用,率先实现企业服务事项线上可办理、可评价、可反馈,推动业务线上协同联动、集成办理。推出“九大产业链政策超市”,优化看政策、算政策、兑政策、评政策的全流程在线服务,实现全市惠企政策体系“查、报、兑、评、督”一站式闭环服务、管理和跟踪。
“如果说,政务服务便利化是做‘减法’,以减材料、减环节、减事项等提升服务效能,那么政务服务增值化就是做‘加法’。”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基本服务+衍生服务、政府侧服务+社会侧和市场侧服务、企业全周期服务+产业全链条服务等,推动政务服务从便利化向增值化迭代升级。
今年一季度,企业通过各级企服中心线上平台流转诉求1092件,办结率98.26%,企业满意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