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三宝”守护普陀山平安

夏毅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5日 第 04 版 )

  □夏毅

  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今年以来,游客量持续增加,身份证丢失,老人、儿童走失等求助警情也随之激增。为让游客行得舒心、游得安心、玩得放心,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派出所练就了一身“真功夫”。近日,笔者来到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探寻守护景区的“平安三宝”—— 

  景区的那一抹“荧光绿”

  3月21日,普陀山景区迎来四海游客。人海中,那一抹“荧光绿”格外亮眼。这是旅游警务巡逻队穿着荧光警务背心,不停穿梭在景区,热心为游客服务、答疑解惑。2020年,派出所组建了一支旅游警务巡逻队,倡导文明旅游,提高市民和游客的安全感满意度。 

  在普陀山景区入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身穿普陀山旅游警察制服的郑蕾蕾和同事们正在巡逻。港区码头是普陀山景区的唯一通道,每年约有1800万人次游客从这里进出。上午8时至9时,港区码头是普陀山景区最忙碌的地方。 

  “您好,请问哪儿有厕所?”一名游客问道。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郑蕾蕾停下脚步,细心解答游客的问题。“平均一天下来,我们要服务超过100位游客。”巡逻时,队员们在舟山话、普通话之间随时“切换”,为天南海北的游客作答。

  节假日期间,旅游警务巡逻队会骑山地自行车巡逻,充分发挥“小、快、灵”的机动优势,积极开展巡逻防控和应急处突,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有效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其炫酷的外形让路过的游客频频回头。

  景区的“守护金刚”

  普济寺是普陀山景区香火最旺的寺庙,寺庙入口处有一个联勤警务室,丁金刚是常驻民警。

  “人多事情也就多,警务室接到的警情种类中,最多是游客求助。”丁金刚说,“别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游客来说都是最重要的。”

  临近中午,正在普济寺礼佛的王女士焦急地来到警务室求助,说自己找不到老母亲,丁金刚先让同事查看监控,然后在寺庙里持喇叭边喊话边寻找,最终在文殊殿附近找到老人。 

  紧接着,丁金刚在巡逻时发现一男一女正在争吵,赶忙上前询问调解。原来男子的香灰不小心把女子的外套烫破,双方就赔偿问题协商不下产生争吵。丁金刚眼看事情一时半会处理不了,就带着他们到警务室的调解桌前坐下来:“大家都先喝口水,冷静冷静。”经过半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今年以来,丁金刚构建起以民警、调解员和“洛迦义警”为主的多元化调解模式,完善联动、联调、联处工作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矛盾纠纷现场、第一时间联合处置,努力把联勤警务室打造成“枫桥式”调解室。 

  码头的“身份证哥”

  梅军民是普陀山派出所港区警务室的一位辅警,但大家更习惯于叫他“身份证哥”,因为他每年至少会在普陀山寄出500多张身份证,给那些遗失身份证的游客送去充满惊喜的“小礼物”。 

  梅军民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台账,里面详细记录着港区工作人员、居民和游客送来的失物:挎包、手机、车钥匙等物品,其中最多的就是身份证。“每年我会收到700余张遗失身份证。如果游客还在景区就联系他来警务室领取,不然我们就把身份证寄过去。”梅军民说。

  “我需要视频确认一下,是不是本人,没问题了给他寄过去,避免证件被人冒领。”梅军民拿出手机给笔者看,微信已经有近3000个好友,至少一半人是因丢失身份证而与他成为好友的。 

  白天,梅军民在码头巡逻,处理各类警情。下班了,则继续留在警务室,拿出一叠游客丢失的身份证,一个个记录在本子上,再打电话、视频核实。每天,他都要花近两小时来处理这件事。

  “累是肯定的,但每次听到游客拿到失而复得的身份证时感谢的话,就很有成就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