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打造“平安市监” 共绘海岛幸福生活美好画卷
李巧凤 李霞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3日 第 04 版 )
□记者 李巧凤 通讯员 李霞
风起云涌,海上潮生。这20年,是社会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深刻变革的20年。
任凭这幅时代画卷怎样的气势磅礴,“平安”始终是最美丽的底色。因为平安是改革发展的基石,也是民生福祉所系。
在市场监管领域,为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的需求和期望,我市先行先试,于2013年将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合一”,组建新的市场监管局,探索构建大市场监管体制、大平安工作格局。10多年来,我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政治为本、改革为魂、大局为重、融合为要,聚焦“四大安全”,持续深入推进“平安市监”建设等工作,在海岛幸福生活美好画卷上,执笔泼墨,擦亮平安底色。
大改革集中食安监管职能 整合检验检测平台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
在这20年中,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是变革最大的领域,新组建的市场监管局统一行使原工商、食药监、质监、卫生和政府食安办职能,由之前的“九龙治水”式的“分段监管”变成由一个部门“统一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效能以‘倍数’提升,食品安全更有保障了!”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城西所所长赵锐有很深的感触,作为一名从事一线餐饮监管工作10余年的老市场监管人,他是这次改革浪潮中的亲历者、见证者。“改革后,食品安全实现一管到底,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全部由市场监管局一体承担,原先多个部门食品安全监管履职中存在的边缘、空白领域自然消失,原来需要多部门的‘外部协调’变为一个部门的‘内部协同’,执法和协调成本大大下降。”赵锐说,以定海市场监管分局为例,机构合并后,食品安全监管改为3个专业科室、6个基层市场监管所联动承担,一线监管力量得到明显强化;原先在各条线的乡镇、村社一级协管力量也得到整合,形成了“专业监管+社会协管”的基层食品药品和重点产品(设备)监管大格局。
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的集中,也直接推动了检测平台的整合。2014年9月,舟山在全省率先开展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跨部门、跨层级、跨行业整合,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随之成立,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成立10年来,该院大力开展科研攻关,提升检测能力,共开展省市科研项目77项,发表各类科研论文150篇,起草并发布国家、行业等标准13项,授权发明专利42项,获省部级奖励10项。
电子监察指令书在全省推广 护航重点项目特种设备安全
“是我们工作中疏漏了,今后一定会加大频次开展自查,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今年3月一天,定海长白岛上一家船舶修造企业负责人,因压力容器设备超期未申报检验,收到了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发出的特种设备安全电子监察指令书,在手机端签字确认后即刻申报检验,进行整改。
舟山岛屿众多,船舶修造企业、油库、水产企业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分布于各岛屿中,由于交通不便,特种设备发生安全隐患时,存在监管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处理的情况。
为破解这一监管痛点问题,去年4月,市市场监管局定海分局创新开发特种设备安全电子监察指令书,隐患线上全流程闭环,打通基层海岛特种设备监管“最后一公里”。
这一智慧监管方式推行后,基层监管效能明显提升,随后在全市推广,并在今年3月起在全省推广应用。
20年来,在经济发展领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不断落户舟山,尤其是自贸区成立以来,舟山油气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服务企业保障安全,是市场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担当。
这其中,在保障绿色石化基地特种设备安全中,市特检院承担了绿色石化项目监督检验任务,为保证现场施工进度及特种设备安装质量,2017年成立了岱山产业服务中心,专门抽调骨干力量长期驻扎鱼山岛,开启“5+2”“白加黑”工作模式,当时完成200个主项号装置的监检任务,发现安全隐患1000多项,解决了大量检测工艺、焊接等技术难题,为创造“10年任务4年完成”的“鱼山速度”贡献了特检力量。
2020年,市市场监管局又成立了驻浙石化特种设备安全帮扶工作小组,组织专项监督检查,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全力保障绿色石化基地特种设备安全。
派驻“守岛人”开设“直达室” 监管触角延伸到更多小岛
“老傅,我打算在庙子湖岛上开一家海鲜餐厅,安全规范上有啥要求?”“食品安全上,所有从业人员健康证要公示,消毒柜要保证正常使用,厨房搞卫生人员、操作人员、厨师切配、送菜人员都要穿衣戴帽子……”今年3月一天,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分局东港所工作人员傅海龙,接到了东极岛上居民沈优磊的电话,傅海龙一一解答指导。另一位餐饮经营户韩松,有事也喜欢找傅海龙,在他指导下,店内菜品明码标价牌前后修改了4次,最后达到满意和规范。
傅海龙被称为东极岛上的“守岛人”,从2020年开始,每年他都有半年多时间在驻岛,和岛上居民、经营户们十分熟稔。“今年4月22日开始下东极了,驻到大约11月旅游旺季结束。”傅海龙说。
东极、白沙等小岛地处偏远,岛上没有基层市场监管所,对此,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分局实施“共富—守岛人”工作方式,抽调党员干部和资深干部开启长期驻岛服务,注入市场监管力量,助力打造平安共富小岛。
“刚刚开展驻岛工作时,一些餐饮店存在整体布局不合理、设施设备老化、后厨卫生情况较差等问题,我们加大监管频次,全方位督促餐饮店改造内外卫生环境,如今都达成了规范和提升。”傅海龙说,日常工作涉及食品安全、消费安全等方方面面,包括明码标价检查、旅游消费投诉调解等,2022年首次开展“送检下海岛”活动,进行蔬菜农残快检、餐具抽检,东极不再成为抽检的真空地带。此外,市场监管“守岛人”还在东极落地“数智药柜”,提供120种常见药品和医疗器械,满足了岛上居民24小时用药需求。
“春季容易出现雷暴、沿海大风等极端天气,请做好特种设备风险防范……”近来,在虾峙东白莲岛华泰石油有限公司市场监管“直达室”,一条由市场监管工作人员发送的“警报”,通过智能视讯设备,传递给了企业值班人员。
海岛市场监管“直达室”是市市场监管局普陀分局在去年9月底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蚂蚁岛海岛市场监管“直达室”率先投入使用。今年3月,首家企业内海岛市场监管“直达室”在虾峙东白莲岛华泰石油有限公司落地,该企业自今年2月试运营以来,80余台压力容器、起重机械锅炉及3万余米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逐步投入使用。考虑到其对特种设备业务服务咨询的现实诉求,市场监管部门在其工程设备部办公室设置海岛市场监管“直达室”,帮助企业在正式投产前快速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职责、岗位责任、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救援、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视讯设备实现政企沟通“一键直达”。市场监管的触角,正在不断延伸到更多的偏远小岛。
引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多个领域彰显平安监管
在时代的大舞台,每一天、每一刻,新知识、新技术都在更新。数字化、智能化是近些年来的热门关键词。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数字化、智能化也成为了“大功臣”。
这些年来,我市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阳光系列”工程,聚焦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智慧监管、数字赋能,通过“视频监控+物联感知+AI行为分析”,打造食品生产环节全流程可视化、智能化监管,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关键控制点(CCP)风险管控责任落实到位。目前,全市建成“CCP智控”食品生产企业86家、“阳光作坊”56家,284家在产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实现100%全覆盖。
在药品服务监管领域,这些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民生药事服务站、民生药械服务站建设,开展“送药上山进岛”等民生实事项目,让海岛和偏远地区用药更有保障。随着数字化手段的引进,“数智药柜”、海岛“云药师”,让药品服务再次迭代升级。“数智药柜”将无人药房与用药咨询、远程问诊、电子处方、安全用药宣传相融合,满足群众24小时用药需求。海岛“云药师”指同时在多家药品零售企业执业并通过“人脸识别”技术验证身份后实施异地远程审方的执业药师,意在缓解海岛渔农村执业药师缺口,规范执业药师执业和审方行为,让海岛群众同步享受精准便捷的药事服务。
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我市对海岛商品市场进行迭代改造,突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主题,截至2023年,全市累计成功创建五化市场26家,放心市场49家,星级市场65家,实现“放心”覆盖率76.6%,渔农村农贸市场星级率100%。
“数字化”的融合应用,也发生在检验检测等领域。市特检院以数字赋能,助推特种设备检验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开发应用和迭代升级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企业服务平台、检验驾驶舱、数字档案管理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场景,应用检验现场视频接入功能在全省为首创,实现在线咨询、在线指挥和实时解决,报检资料从59项减少到27项,平均受理时长压缩到1个工作日内,为3000多家企业建立特种设备云上档案库。
持续构建社会化治理体系 发动全社会加入平安监督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平安建设离不开社会化治理。
“自从对我们餐饮店开展‘红黑榜’评选,我们感受到压力,但更多是动力,督促我们在员工安全培训、5S管理、厨房可视化、原材料进货等各个细节,做好自查,确保食品安全和操作规范。”海底捞新城宝龙广场店店长李煜这样说。在今年4月市市场监管局新城分局公布的新一期“红黑榜”中,该店荣登“红榜”。
“红黑榜”的评选标准包括商家信息公示、人员管理、后厨卫生、采购贮存、餐具消毒等食品安全项目,还纳入了落实明码标价、消费投诉情况、反对餐饮浪费等内容,意在通过社会监督,发挥红榜示范、黑榜鞭策作用。
这些年来,我市持续构建餐饮食品安全社会化治理体系,围绕旅游经济发展,打造“六可”旅游餐饮食品安全模式,做强旅游餐饮食品安全工作;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实行“餐馆开办·马上就办”专项改革,做实餐饮监管集成靠前服务;围绕“一老一小”守护,深化阳光系列建设,创新校园开学检查综合评定与公示模式;提升养老机构“阳光厨房”建设,完善样板打造,推进标杆引领;全力推进阳光餐饮街区建设,加强成果应用,引领行业发展。全域化实施专题特色红黑榜,实现共治共享。全市餐饮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多年来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
在消费安全领域,我市全域化推进放心消费建设提升举报投诉处置效能。2014年,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整合12315、12365、12331、96317四条热线;2017年,又与12345热线无缝对接,实现一条热线全受理。2019、2020年放心消费建设连续两年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10年来,共受理举报投诉咨询80000多起,挽回消费者损失2000多万元,投诉按时办结率、举报按时核查率和调解成功率在全省名列前茅。
十载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交出了一份护航平安的阶段性答卷,今后还将坚守初心,奋楫扬帆,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
本版图片由市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