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普陀陈女士在东港一家采耳店做脸部医美手术后,脸上出现了3处硬块和结节,然后花了半年时间医治和索赔,经调解最终获赔1.5万元
消保部门提醒:谨防医美风险
李巧凤 毛瑛瑛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3日 第 02 版 )
□记者 李巧凤 通讯员 毛瑛瑛
本报讯 记者从普陀区消保委了解到,最近半年来,普陀陈女士陷入一起医美纠纷,在舟山、杭州、广州等地几家医院辗转就诊,饱受煎熬。
据介绍,2022年11月和2023年2月,陈女士先后在东港一家采耳店进行了面部法令纹注射填充。2023年11月,陈女士发现脸上出现了3处硬块和结节,被医院诊断为面部注射异物后组织异常增生症,于是找到店方要求赔偿修复治疗的费用,被拒。随后,陈女士向普陀区消保委投诉,消保工作人员建议陈女士先安心找医院治疗,等治好后再协商赔偿事宜,并实时跟进事件进展。
从发现容貌受损至今,陈女士来回在舟山、杭州、广州等地的医院就诊,花去医疗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共计近1.5万元,近日终于通过“增生组织抽吸术”得到治愈。之后,普陀区消保委联合普陀区卫健局安排陈女士与涉事店方进行当面调解。
调解过程中获悉,陈女士最初在该店做美容时,店方宣称用美容仪“浅表性导入”胶原细胞保存液,但实际上可能使用了冻干粉、PW细胞保存液,导致陈女士脸部出现硬块和结节。消保工作人员还发现,这家采耳店并无医疗美容执业资格,普陀区卫健局已对此展开后续调查。
经调解,当事双方最后达成一致,由店方一次性赔偿陈女士1.5万元,并向陈女士退回其预付卡内余额672元。普陀区人民法院以民事裁定书的形式予以司法确认。
消保部门提醒广大爱美人士警惕医美风险和陷阱,须选择正规医疗美容机构,并查验医疗美容医生证件了解其是否具有执业资格;充分了解自己要做的医疗美容项目的内容,妥善留存相关诊疗记录、发票票据等凭证,以及接受服务前后的对比照片等相关材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