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海棠依旧

张洁琼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1日 第 02 版 )

  □张洁琼

  晃眼又是春暖花开之时,也到了樱梅桃李杏梨棠分不清的季节。毕竟它们都是蔷薇科的木本植物,是有“血缘”的亲戚。要分清它们确实有些难度。更不要说具体细分到樱花是哪个品种,而海棠又是什么海棠。

  杭城的春天似乎比岛城来得更快些。岛城的海棠才刚结出花苞,杭城的已经迫不及待地噼里啪啦绽放起来。前两天,有老友在太子湾踏春,惊喜地发现了几株开花的海棠。于是她兴致勃勃地发到微信群里让我们辨别是什么品种的海棠。

  我对海棠的最早认识来源于苏东坡。东坡有首小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东坡的诗明确告诉我们,海棠的花期是春天,花开时花香颇浓。

  前几年,爱花的朋友送了我一盆贴梗海棠。这一盆海棠被我养护得不错,每年暮春总是如约盛开。花开时,花径酒盅大小,红花秾丽,俏生生地在枝头绽放,让人不由得心生怜爱。东坡说“故烧高烛照红妆”诚不欺人。但贴梗海棠确实是花如其名,花朵紧紧贴着花枝,显得没有一点儿“脖子”,确实缺了点绰约的风姿。至于香味,凑近了闻似乎有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淡香,东坡所描述的“香雾空蒙”是远远达不到的。

  那是东坡对海棠的香味描写得过于夸张了吗?毕竟作家张爱玲曾感慨人生有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在爱玲眼中,海棠是无香的。所以海棠到底是有香还是无香呢?其实他们两人都没说错。海棠品种极多,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等等。品种不同,香气自然也有差别。

  据我揣测,东坡诗中香气颇浓的海棠应该是西府海棠,而爱玲口中无香的海棠则应该是垂丝海棠。据资料介绍,西府海棠的西府指的是陕西凤翔府。凤翔府就是现在陕西宝鸡这一带。当地盛产西府海棠,如今宝鸡市的市花就是西府海棠。西府海棠喜光,耐寒耐旱,适合北方栽种。所以山东大妮李清照《如梦令》里绿肥红瘦的海棠,大概率就是西府海棠了。

  西府海棠有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有香味。初闻似茉莉的清香,再闻则有皂角的清冽。去年四月,我的一位忘年交在北京短住。北京市区的名胜古迹她早已经游了几遍,于是她试着去周边走走。四月中下旬的北京,她在潭柘寺错过了四百年树龄的二乔紫玉兰的花期,却在伽蓝殿边邂逅了一株盛开的西府海棠。

  潭柘寺的古海棠开得极盛,站在海棠树底下,抬头满目是红粉相间的海棠花。花蕾深粉似胭脂点点,花朵浅粉像云霞漫天。一阵微风吹来,树枝摇曳,落英缤纷。鼻尖则是类似茉莉花的清香。她说,那个瞬间她忽然理解了《红楼梦》第十七回所描述的那株海棠:“那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一树亭亭,花叶争春,令人拊掌叫好。

  垂丝海棠则花丝下垂,花开朝下,名字由此而来。但仅凭这个来分辨垂丝海棠,我是闹过笑话的。西府海棠开到极盛时,有些花头也会因为重力自然下垂。但垂丝海棠的花梗极长,呈紫红色,而西府海棠的花梗显得短粗些,呈碧绿色。最重要的是,垂丝海棠是没有一点儿香气的。因其爱温暖湿润环境,垂丝海棠多栽种在南方。这就很好解释了,长期生活在上海、寓居过几年香港的爱玲会认为海棠是无香的。她见过的海棠应该就是垂丝海棠了。

  周恩来总理百花之中最爱海棠。据他侄孙回忆,因为看到了海棠盛开的院落,周总理选择了西花厅做为他办公和生活的寓所。在西花厅的二十六年里,周恩来总理和他的夫人邓颖超并肩欣赏了二十六次的花开花谢。而海棠树也见证了一对伟人忠贞不渝的爱情。花下树前,斯人已逝,但海棠依旧。

  春天的花远远不止海棠。桃李芬芳,杏李争春,樱花缤纷,就连草地上蓝艳艳的阿拉伯婆婆纳,也是那么热烈鲜活。春天,在花前驻足识花谈天,在树下感受清朗的微风,在公园长椅慵懒地晒个太阳,都是让人心生愉快的事。 

  且让我们去踏青赏花,享受美好的春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