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船检一体化(舟山)工作站取得实质性突破
省内外两艘船舶在舟山完成通检互认
邢楠 刘浩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20日 第 01 版 )
□记者 邢楠 刘浩
本报讯 4月18日上午,长三角船检一体化(舟山)工作站联合安徽省皖江船检局,对安庆籍散货船“鑫海盛”轮开展通检互认联合检验,这是该工作站成立后完成的首艘省外船舶通检互认。此前,该工作站已完成了首艘省内通检互认船舶“鑫嵘79”轮的检验和发证工作,这标志着舟山工作站的通检互认试点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与进展。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持续推进,长三角区域内船舶流动性增长明显,地方船检机构前往异地检验频次逐年上升。近年来,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积极探索推进长三角区域试点“通检互认”工作,舟山船检联合长三角地区地方船检机构,共同探索“一体化工作站”检验模式。去年底,舟山工作站全面运行,并与(上海)工作站共同探索“就近申请、就近检验、区域互认”的船检一体化模式。
据了解,安庆籍散货船“鑫海盛”长106米,总吨位5430吨,载货量9322吨。船舶长期在浙江沿海营运。此次船检证书即将到期,由于船舶停靠在舟山东蟹峙岛码头,船东便就近向舟山工作站提出了检验申请。接到申请后,舟山工作站高度重视,邀请安徽省船检、浙江省船检相关负责人到场指导工作,具体安排舟山船检和安徽船检验船师登轮共同开展联合检验。仅6小时,“鑫海盛”轮船东就拿到了船检证书,这让船东直呼“便捷高效”。
“以前非常不方便,我们要提前一个多月去申请换证,有几次还因为种种原因造成了证书延期。”“鑫海盛”散货船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安徽和舟山的验船师一起到船上,一次性帮我们完成了船检工作,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此前,一艘载货量为32477吨的台州籍散货船“鑫嵘79”轮,也享受到了这个便利。当天,“鑫嵘79”轮在舟山册子岛码头卸货,由于船检证书将到期,船东向舟山工作站提出检验申请。舟山工作站第一时间指派验船师登轮完成检验工作,赢得了船东的高度赞誉。
舟山工作站相关人士表示,船舶检验通检互认试点工作的实施,打破了省市区域间船舶检验的壁垒,极大简化了船舶检验办理流程,真真切切为船企、船东提供了便利。下一步,舟山工作站将加大通检互认试点的宣传力度,持续推进试点工作的深入实施,进一步优化长三角地区航运业的营商环境,为航运企业降本增效贡献舟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