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忆原22军“钢铁英雄”张修良
周永章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7日 第 02 版 )
1987年建军节前,张修良(前排左1)和舟嵊部队部分战斗英雄、战斗模范在林茂成烈士墓前合影
1949年9月,张修良(左)在观察金塘岛地形
2001年5月,张修良(前排左3)和部分参加解放金塘岛的老战士在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周永章
张修良,山东滕县人,1944年1月参加八路军,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战争年代,历经滕县、鲁南、开封、洛阳、济南、淮海、渡江、大榭岛、金塘岛等大小战役和百余次战斗,负伤十多次,被誉为“钢铁英雄”并先后被评为甲等战斗模范,乙等和甲等战斗英雄,一、二、三级人民英雄。和平建设时期,他忍受体内多处残留弹片带来的疼痛折磨,以岛为家,艰苦奋斗,为守卫和建设军人第二故乡作出了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初,曾率部赴越南参加抗美援越战斗。
斯人已去,一枚枚军功章却依然讲述着一个个英勇故事。
首次站岗立大功
张修良出生于山东藤县张汪镇丁楼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家乡离津浦铁路线不远,抗日战争开始后,这里经常有八路军游击队活动。1944年初,20岁的张修良与同村一位陈姓青年,悄悄离开家乡,乔装去走亲戚,闯过了敌人3道封锁线,到达夏镇树林南庄(今微山县)参加了八路军鲁南铁道游击队。
张修良首次轮值夜岗前,班长详细交代了注意事项,叮嘱他:要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敌人摸哨!最后问他:怕不怕?“不怕!我当过民兵。”张修良回答。
当夜,张修良隐蔽在哨位附近的一棵树后面。午夜,前面树木里忽然传来鸟的惊叫声,他顿时高度警觉起来,经仔细辨听,确定前面树林有人时,就大声喊道:“干什么的?口令!我已看到你们了,站住别动!”“俺们是挖井的村民。”接着又传来拉枪栓声和“八格”训斥声。张修良判断:树林里十有八九是日本鬼子的夜袭部队。他一面大声喊道:“鬼子来啦……”一面朝树林开枪。“抓活的!”敌人嚎叫着,分三路向我铁道游击队驻地包围过来。
刹那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映红了夜空。张修良回头看见游击队队部和战友们所在的房屋,机枪已架在矮墙后喷出长长的火舌,正对着敌人猛烈扫射。他猫着腰冒着弹雨归队,毫发未伤。部队随即在火力掩护下,迅速突围转移。
事后,张修良得知,这天夜里,共有200多名日伪军企图包围突袭八路军鲁南铁道游击队驻地,幸亏他及时发现敌情并鸣枪报警,游击队避免了一次重大伤亡。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金山宣布为张修良记大功一次,并称赞他:“警惕性高,机智灵活,是个好苗子!”
鬼子手中夺机枪
在驻舟陆军“郭继胜连”的连史荣誉室内,陈列着一挺“歪把子”机枪,这是抗战时期张修良带领战士从日本鬼子手里夺来的一件战利品。
1945年8月一天夜里,张修良所在的鲁南第2军分区1大队1连奉命和兄弟连队一起袭击在山东临城一带铁道线上的日军。时任2排长的张修良带领全排轻装捷行,很快进入了预定的伏击点。当晚8时左右,从铁道远处传来沙沙的脚步声,张修良仔细侦听了一会,确定是鬼子的巡逻队,正要向连长报告时,前面的鬼子已端起刺刀边冲过来边大声叫喊:“八路的干活,唏啦唏啦的!”(意思是遇上了八路军赶快杀)。“打!”张修良一声令下,让6班火力掩护,自己带领4班和5班飞身跃起,接连扔了几个手榴弹,随后冲上去与鬼子展开刺刀拼杀……刚消灭了几个敌人,北面就传来了“噔嘎、噔嘎”的声音,还射来刺眼的探照灯的亮光。
“坏了,鬼子的装甲车来了。”借着敌人装甲车探照灯的亮光,张修良发现有30多名鬼子冲过来,便指挥全排迅速撤到铁路西侧,集中火力向鬼子射击。“哒哒哒……”敌人的机枪吼叫着,压得指战员们抬不起头来,激战的夜空织成一张火网。猛然间,一梭子机枪子弹飞来,战士小孟的大腿被击中,鲜血染红了衣裤,可他不吭一声,仍坚持战斗。“一定要把鬼子的机枪手干掉!” 张修良命令全排继续用火力吸引敌人,自己带领朱锡金、白安逸、杨全德战斗小组,利用熟悉的地形和隐蔽物,悄悄地从东侧匍匐过去,很快摸到了敌人的屁股后面。“呯!呯!”两位战士举枪瞄准射击,鬼子的机枪手和弹药装填手瞬间倒下。张修良和另一位战士飞步夺过歪把子机枪,随即向敌人狠狠地扫射,打死打伤多个鬼子。
这时,鬼子的装甲车赶来增援,并转动枪炮管疯狂四下扫射。上级下达了“部队惩罚敌人的任务已完成,迅速撤退”的命令。小孟负伤不能行走,抬着他走又影响行军速度。张修良当即用红薯藤把小孟隐蔽好,率全排带着缴获的那挺歪把子机枪迅速地撤出了铁道线。次日黎明前,张修良带着几个战士又悄悄摸回昨夜的战场,把小孟背到老乡家中休养,随即跟上部队转移了。
身负重伤战顽敌
1948年6月,时任华东野战军3纵8师24团1营副营长的张修良参加了豫东开封战役。开封历来是军事战略要地。城墙厚、壕沟宽,城外挖有深、宽丈余的外壕,明、暗碉堡群,火力交叉,易守难攻。守敌是蒋军整编66师师部率13旅及两个保安旅,约3万多人。敌军吹嘘开封城防坚不可摧。
6月18日深夜,总攻开始。我军用强大的炮火,支援突袭的攻城部队,仅用五六分钟就突进城门。但是敌军飞机疯狂向城门轰炸,各种炮火也同时向城门轰击,敌步兵占领了惠济河,企图阻止我突入部队向纵深发展。张修良向团长提出建议,集中火力,强渡惠济河。得到上级批准后,他立刻组织和带领突击队进攻,全营仅8名伤亡,就越过了惠济河。此时,张修良头部第3次负伤,昏迷过去。当他醒过来时,问身边通讯员:“部队上哪里去了?”“早已到前面去了。”“为什么不叫我?”“这是团长的命令。要你休息。”通讯员回答。张修良用手摸着头上的绷带,说:“负一点伤,算不得什么!”一边说一边用手扶着担架想坐起来,但只觉得眼前一黑,又昏迷过去。
不多时,张修良第二次清醒过来。“我不能下火线,要继续完成战斗任务!”他站起来,随后率领3连夺下了龙亭东北角的外围强固据点玉皇庙。
到20日晚,我军已包围了开封城内的西北角。该地龙亭和北门华北运动场是守敌的最后防线,尤其是龙亭这个核心阵地,是全城守敌指挥中枢,敌人66师师部及13旅都龟缩于此。
龙亭,它是全城最高点,上有金銮殿又宽又高,城厚墙高,上下连通,有5层火力网。以龙亭为中心,四周是地堡和炮兵阵地,阵地外地势开阔平坦,南面为湖面所围,正南只有夹在杨家湖和潘家湖之间的一条通道,别说突击,就连接近龙亭都相当困难。
24日傍晚,我军大小火炮同时向龙亭阵地猛烈轰击后,张修良率领“郭继胜连”采取强攻和智取相结合的战法,与兄弟部队运用连环炸药包开路,迅猛越过开阔地,直捣金銮殿。随后与后续部队内外夹击残敌,终于攻占了龙亭。躲在龙亭地下室内的敌66师参谋长被我军战士活捉。敌师长和13旅旅长发疯似的连续组织了几次反攻,均被打得落花流水。敌师长被击毙,敌13旅旅长被活捉,龙亭残敌被彻底歼灭。
在攻打龙亭时,张修良再次负伤,头部被绷带裹得只剩下两只眼睛和一张嘴,两臂吊在脖子上,双手也受了伤,绷带上渗出来的是变成了紫黑色的血。战后,经纵队党委批准,张修良被评为“甲等战斗英雄”。
发着高烧上战场
解放舟山战役首战大榭岛的战斗打响之前,张修良作为突击营(22军64师190团2营)的营长,患疟疾发着40℃的高烧,嘴角上烧起了一片黄豆或绿豆般大的泡。团领导关心地说:“突击营的任务不变。你高烧这么厉害,就别去了。”
张修良着急地说:“攻打大榭岛是渡海作战第一仗,我不去算什么突击营营长!就是用担架抬着我也要去……”并列举了以往自己在历次战斗中负伤坚持不下火线的理由。领导见他态度坚决,只好同意他出海参战,同时叮嘱:“千万要记住,你们突击营的任务是:中心插入,断敌退路,一定要把国民党守军全歼在大榭岛上!”“坚决完成任务!”张修良紧握拳头斩钉截铁地表示了决心。
夜幕降临。随着3发信号弹的升起,张修良率全营和团特务连的战船从外太湾起渡。早已憋足了劲的指战员们,个个似出水蛟龙,奋力摇橹划桨,一条条小木船,争先恐后,破浪前进。张修良乘4连的突击船冲在最前头,直朝着大榭岛上的登陆点“飞”去。当船队冲至白鸭洋中间时,忽然从定海方向开来一艘敌舰,企图阻拦和拖延我突击部队战船前进,发射的炮弹时不时落在我战船周围。张修良下令:“敌舰开炮不要回击,全营所有战船加速前进!”指战员们使劲挥动木桨和铁锹划水,条条战船犹如离弦之箭在海上飞驰。稍会,敌舰也被我22军隐藏在附近海岸的火炮击退。在张修良的指挥带领下,全营战船只用短短的10分钟,就横渡白鸭洋,到达大榭岛北渡滩口。
北渡滩,是大榭岛敌人防守重点,宽阔的泥涂浅滩里,布满了装满炸药的汽油桶,插满了利如尖刀的竹签,设置了鹿砦、铁丝网等障碍物,守敌还在附近的山坡修筑了很多明碉暗堡。这一切阻挡不了突击营的勇士。没等战船靠上滩头,张修良抓住我方炮火延伸的有利时机,指挥全营各连和团特务连交替掩护,涉海水登陆,炸药包开路,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张修良率突击营像飞兵天将,杀进敌人的心脏。当突击营前锋穿插到国民党守军炮兵阵地时,他们开始还以为是自己人呢,问道:“你们怎么撤得这么快?”回答他们的是勇士手中机枪的怒吼。敌人只得乖乖地撤械投降。敌7连准备去接另一道防线,在我突击营攻击和包抄下,全部成了俘虏。
张修良率突击营一路猛打猛攻,不知何时出了身汗,高烧竟然退了。他风趣地说:“疟疾也是个纸老虎,一打仗它就吓跑了。”
当突击营4连穿插搜索至大榭岛姜师山半山腰一座叫松山关庙的小庙时,发现这里是守敌48团的指挥所。勇士们出其不意猛冲到庙前,俘敌40多人。敌团长李椿堂带残部逃往七顶山。
决不让敌人跑掉! 张修良指挥和带领突击营一面追歼逃敌,一面继续向关外村猛攻,经过和兄弟部队一夜的浴血奋战,于次日拂晓攻占了大榭岛的主峰七顶山。
首战大榭岛告捷,全歼国民党守军1448人,并击毙了敌团长李椿堂。渡海第一仗,为解放舟山群岛积累了宝贵经验,增强了广大指战员夺取全胜的信心。此时,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战斗任务的张修良,站在大榭岛七顶山顶,眺目远望,平静的海面上滚动着白浪,撞击着浅海里的礁石,发出“哗——哗——”的响声,好像是为22军勇士首战大榭岛取得胜利而欢呼!
1950年9月,张修良因战功卓著,光荣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