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统筹城乡20载 嘉兴何以走在前?
——中央、省级媒体嘉兴行活动侧记
常慕城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2日 第 04 版 )
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居民在欣赏文艺演出
平湖市徐家埭村棒球少年在训练
长安宴球制作
海宁市长安镇兴城村竹编匠人工坊
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美丽田园
□记者 常慕城 文/摄
城也嘉,乡也兴,推进城乡共繁荣,嘉兴是先行地。
2004年3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专程到嘉兴进行4天蹲点调研,指出“嘉兴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典范”。
20年来,嘉兴初步走出了一条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值稳居浙江省首位,城乡收入比1.53∶1,是浙江乃至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最均衡的地方。
3月23日至25日,本报记者随团参加中央、省级主流媒体“融合蝶变20载 统筹城乡看嘉兴”新闻行动,解读嘉兴在“红船精神”指引下,城乡居民奔向共同富裕、人民乐享丰收喜悦的动人故事,为舟山梳理可以学习借鉴的城乡统筹发展经验。
因地制宜兴产业 彰显地方特色
三月的江南,花红柳绿,草长莺飞,一派生机盎然。
走进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三星村“桃花源记”水蜜桃种植基地,只见朵朵桃花点缀在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三星村党委书记徐利军告诉记者,三星村因出产优质水蜜桃久负盛名,种植历史已有一百多年,被称为“水蜜桃之乡”。20年来,三星村接连办起桃花节、凤桃节,开设“红色101”、桃文化研学线路等,并借助电商直播平台,将水蜜桃卖到了西藏拉萨等地。据了解,该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20万元以上的比例超过了90%,户均家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8辆。
如果说三星村发展特色农业靠的是传统优势,那么平湖市林埭镇徐家埭村打造“中国棒球第一村”,则要归功于“无中生有”的智慧和勇气。
“前些年我们了解到,一些在平湖投资的客商每到休息日都会去上海等地打棒球,于是萌生了建设棒球场的想法。”徐家埭村党委书记刘建群告诉记者,他们投资600余万元建成全国首个乡村棒球场,已经成为全省唯一国际规格青少年棒球场,不仅承办了国家级、长三角区域各类青少年棒垒球赛事30余场,还培养了一支乡村棒球队,走出国门斩获世锦赛亚军。
小小棒球“滚雪球”,强力拉动餐饮、旅游、文创等项目发展,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村集体经济总收益从不到200万元增长到1500万元,另外还带动全镇11个村入股共建,实现了强村带弱村、一村带多村的抱团发展。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里的环境变了,所到之处皆有景、有景之处皆可至。正如嘉兴市南湖区委书记邵潘锋所说,来到嘉兴,来到南湖,既能体验都市的繁华,也能享受诗意的栖居,更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绿水青山带笑颜 增添生态亮色
都知道嘉兴南湖声名远播,没想到秀洲也藏着一处风光秀丽的水面,这就是银杏天鹅湖生态湖区。
现在还不是欣赏银杏的季节,但是沿岸的樱花、海棠、红梅竞相开放,与波光粼粼的湖面、时而翱翔的水鸟,构成了一幅生态和美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以前这里还是不起眼的小渔村,淤泥堆积,渔网遍布,污水臭气熏人。10年前,秀洲区油车港镇先后实施“渔民上岸”“退渔还湖”以及污水零直排、湖荡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全域整治低散乱工业企业作坊,整个天鹅湖实现了湖水清澈、白鹭翔集的巨大转变。
更为可喜的是,以银杏天鹅湖生态湖区为基础,油车港镇围绕建设“世界级企业总部、生态智慧未来社区”总体目标,逐步实现“生态湿地”向“人才高地”的转变,转型成为嘉兴市首屈一指的科创湖区。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从“养猪专业村”到“网红村”,南湖区凤桥镇联丰村同样尝到了生态治理带来的“甜头”。“以前村里养殖户众多,猪粪乱排导致村里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环境的脏乱差让年轻人宁可在城里租房子住,也不想多待在农村的家里。”联丰村党委副书记金云海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建起了绿道、景观、民宿、农家乐、休闲科普园、咖啡馆、生态河道,美丽乡村从蓝图变为现实。
昔日“有气味”的养猪场,成了现在“有味道”的打卡点,住在城里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喜欢回到乡村,感受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讲好故事解乡愁 保留乡村底色
“杏花村酒醉两宴,汉鱼满豚迷一球。”宴球是海宁市长安镇的传统地方名菜。当地人常将其作为宴席上的第一道菜,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在哪里既能了解宴球的历史,还能吃到地道的宴球呢?记者在长安镇兴福村海宁宴球文化创意园找到了答案。在宴球非遗馆,游客能全方位了解长安宴球的历史和宴球制作方法;在“潮乡美食工坊”,游客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宴球制作的乐趣,还能品尝自己亲手做的美味宴球。
“谢师傅宴球”传承人谈孝峰一边制作宴球,一边向记者介绍,江浙沪一带的人都很喜欢吃宴球,特别是上海、杭州、嘉兴,会有人专程开车过来品尝。现在他们的生意已经通过互联网走向了全国,去年销售额就达到1200万元。
一席烟火味,舌尖故乡情。一提起大米,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五常大米、泰国香米。嘉兴地处鱼米之乡,却很少有人知道当地的好米。嘉善县历来有“浙北粮仓”的美称,而嘉善粮仓则在西塘。
位于红菱村的嘉善西塘稻米文化展厅,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为视角,系统梳理了嘉善从春秋至明清时期的稻作历史文化风貌,再现了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历程。
很多人不知道,红菱村是五芳斋专用大米供应基地之一。据工作人员介绍,嘉善的大米比较糯,比较耐饥。现如今,红菱村以乡村气息为基底,以农耕文化为灵魂,绘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通过做大做强粮食产业经济,更好地端稳端牢“浙江饭碗”。
创新服务为人民 弘扬为民本色
像服务居民一样服务企业,让海盐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社区化治理模式获评2023年度浙江省社会治理县域基层创新典型案例。这里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记者前往智汇湾工业社区一探究竟。
着力破解园区治理、企业生产发展、职工生活保障等痛点、难点问题,需要社区对各个企业情况了如指掌。社区党支部书记冯文勤感慨地说:“以前我们要当好企业的‘娘家人’,以后要争取当好企业的‘副总经理’。”
他们将企业提出的问题按难易程度分为“红黄蓝”3个等级,分别由不同层级协商解决。辖区内的浙江日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管理部经理毛晔萍告诉记者,他们是从江苏过来投资办厂的,前期的手续办理、政策处理和人才招聘等,都是依靠工业社区“牵线搭桥”。
农房改造、农民上楼,生活过得还好吗?在嘉善县姚庄镇桃源新邨社区,各式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火热上演,让这里的居民由衷赞叹:桃源新邨定比城里美。
在一楼桃源书场,上海评弹团演员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表演《金枪传》,台下的老人们听得十分入迷;在二楼戏曲大舞台,两位“票友”正在对唱越剧选段《十八相送》,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番味道。
桃源新邨社区党支部书记吴雪丽笑着说:“我们要把牌友变成票友,把小阵地变成大舞台,不断滋养人民群众的‘精气神’。”
强村富民增红利 铸就发展成色
春风十里,不负花期。正赶上2024钟溪文化节暨樱花节,平湖市钟溪·樱花里景区游人如潮,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赴春日花事。
钟埭古称“钟溪”,曾是明清时期嘉兴四大古镇之一。2004年,钟埭镇政府搬迁,钟埭集镇一直处于设施陈旧、管理松弛的状态。钟埭社区党委书记郭强回忆说,当时塑料袋在马路上乱飞,车辆停放乱七八糟,乱搭建屡见不鲜,商铺越线摆放也很严重。
乘着“三改一拆”的东风,钟埭集镇从环境最差的老市场拆违开始,啃下来11户1000多平方米的违法建筑,接着建造了樱花公园,举办了首届樱花节。2020年,钟溪·樱花里正式开街,同时引进假日酒店、电影城、购物中心、快餐店等业态,实现村集体经济年租金近2000万元。
集体收入增加后,做起惠民实事更加游刃有余。“污水零直排”改造工程、“百姓健身房”建设工程等,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城乡统筹发展愈加协调。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秀洲区新塍镇火炬村退休教师周关泉见证了火炬村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他说:“以前家里种了4亩多水田,一年到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现在村里把土地集中流转出去,村民还能参与村集体股份分红,家里收入翻了好几倍。”在家门口的老年活动中心,大家在一起学手工、跳舞蹈、下象棋,还有人参加了社区联合高校开设的“红歌合唱班”,如今的生活真是比蜜甜。
火炬村以“强村富民”集成改革为动力,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首创进城农民登记备案制度,率先开展农户承包经营权股份制改革,实现从传统农业村向融合共富村的华丽蝶变。
火炬社区党总支书记柳月河介绍说,如今居民可以拿到“三金”,即房屋租赁收租金,户均增加房租收益超4万元;参与集体资产分红领股金,保底收益回报率超过6%;到周边厂区打工拿薪金,人均工资性年收入超5万元。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185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1157万元。下步,火炬社区党总支将打造“党建+文化”的创新模式,不断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手记
从城乡统筹到“双向奔赴”
漫步在嘉兴城乡,映入眼帘的不仅是花团锦簇、游人如织的春光无限,更有城乡统筹、携手共富的美丽画卷。
总的来看,嘉兴成为典范的做法可以归纳为:产业为基础,文化是灵魂,交通更便捷,环境变美好,治理显成效,服务很周到。同处长三角,与嘉兴具有融杭接沪的地域、产业优势相比,舟山则有海岛、海洋的鲜明特色。统筹城乡发展,迈向共同富裕,舟山与嘉兴需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更要立足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实现错位发展、协调推进。
近年来,舟山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特别是高质量推进“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一批“网红岛”“网红村”火爆出圈,各美其美、岛岛共富的幸福新图景徐徐展开。繁华城市与和美乡村,已经可以“一键切换”。
举目城市,不必遥望;回望乡村,不再彷徨。城市与乡村从二元对立走向融合发展的诗与远方。让我们乘着春风再出发,让现代海洋城市与美丽渔农村更好地实现“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