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多了才能不唯学历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4月02日 第 03 版 )
点滴录|阿培
为加快打造新时代海洋特色人才港,增值赋能舟山“985”行动,高水平高质量建设现代海洋城市,今年我市首轮推出189个博士岗位需求,涵盖东海实验室、浙江海洋大学、浙江大学海洋学院、舟山医院、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等企事业单位26家,涉及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海洋技术、食品科学、水产、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据《舟山晚报》3月20日报道)。
从23年前引进首位博士,到如今的“批量引进”博士,舟山真是今非昔比了。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既让舟山求贤若渴,也对各方人才产生“万有引力”,双向奔赴的刚需再加上一系列优惠政策,使舟山日益变得人才济济,这无疑是令人感怀、令人振奋的。
应该说,人才的多与寡、余与缺始终是个相对的概念。当下的舟山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大力发展以创新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在诸多领域寻求突破。在这种情况下,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自然更为急迫,可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大概就是“批量引进”博士的缘由。
当然,衡量人才不能唯文凭、唯学历,而更应看本事、看贡献,谁能攻克“卡脖子技术”就是“大神”。博士多了,更多的人就不会再拿文凭、学历说事,这样更有利于凭真才实学大显身手,在攻坚克难中建功立业。
聚才只是基础,用才才是关键。在大力引进包括博士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同时,更要建立以实绩论英雄的人才激励机制,让引进的、本土的不同学历背景的人才相互融合、公平竞争,从而形成万马奔腾的赛马场景。如此,创新活力喷涌迸发,人才优势才能高效转化为发展优势。
本版署名文章不代表本报立场
每个人都应有话筒,欢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