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
擦亮海洋检察公益诉讼“金字招牌”
方智斌 陈洪娜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31日 第 01 版 )
□记者 方智斌 通讯员 陈洪娜
连续三年被省检察院荣记集体二等功,202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去年又被最高检授予集体一等功。
近年来,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在海洋安全、经济建设、生态保护等方面大胆探索,勇蹚具有舟山特色的海洋检察公益诉讼新路。
能动履职
让民生获得感更写实
3月15日一大早,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的办案检察官们来到舟山本岛城区居民自来水的主要水源地——虹桥水库,利用无人机进行水源地巡查。
“水源地是否得到了有效保护,是这次回头看的任务。”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陈俊介绍,近年来,舟山检察机关聚焦绿色环保和民生福祉,开展水源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建立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等,把好饮水安全阀门,补齐饮水安全短板,让人民群众喝上健康水、放心水。
去年3月,在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发起下,甬舟两地检察机关联合开展保护水源地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发现大陆引水工程取水口及蓄水地存在可能污染水源的现象。为此,甬舟两地检察机关会签《跨区域协作意见》,建立联合巡查、信息共享等跨区域协作保护机制,筑起大陆引水工程全域生态保护的司法屏障。
近年来,第五检察部聚焦群众关切,先后开展“守护美丽河湖”“守护蓝色粮仓”等10余个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通过履职督促污染排海、违法围填海、海洋垃圾等海洋生态痼疾得到及时整治,400公里海岸带实现生态修复,清理海洋垃圾5000吨,增殖放流鱼苗9349万尾、贝类种苗上亿粒,追缴生态损害补偿金6877万元。
爬山涉水
护海、护渔、护岛不缺席
“如今海滩生态好了,我们正准备多投些泥螺、海瓜子,扩大养殖。”近日,定海区人大代表、金塘大观村党总支书记金磊见到回访的检察官,欣喜地说起村里的环境变化。
去年2月,检察机关接到村民的求助:“互花米草入侵村里滩涂,海瓜子、泥螺都没法养了。”检察官迅速登岛实地查看走访,发现大鹏岛等滩涂互花米草大面积入侵,野蛮生长的互花米草导致当地特色海产品海瓜子产量由1万公斤锐减至几百公斤,“马目泥螺”几近绝产,严重影响渔民增产增收。
检察官了解了问题的症结后,将矛盾化解引向源头治理,通过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2个月内完成滩涂整治5137亩,相关责任部门还联合建立了专业管护、长效管护、日常巡护相结合的互花米草网格化管护办法。
第五检察部通过检察建议督促清理侵占滩涂的互花米草5000多亩,大鹏岛海瓜子、佛渡岛虾蟹等近海养殖业得到恢复。此外,针对海岛古树保护措施缺失的问题,第五检察部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落实古树评级和环境治理。普陀山岛200余棵百年古树建立了数字动态监测,六横岛19.5亩古蚊母树群的日常监管责任得到落实。
舟山海域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2000余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点缀其间。花鸟岛、登步岛、五峙山鸟岛、东极青浜岛等,都留下了第五检察部检察官的足迹。
敢为人先
为全省全国海洋检察探路
“沉船打捞上来,我们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在衢山岛附近见到检察官回访沉船海域安全情况,出海归来的船老大们竖起了大拇指。
船老大们口中的“老大难”,是舟山检察机关办理的全国首起沉船打捞公益诉讼案件。
2020年7月,衢山岛海域附近一出港油化船因触碰海上沉船,发生重大险情。检察机关迅速跟进,了解到该海域尚有6艘沉船未打捞清除,且船上存油40余吨。“如不及时进行处置,沉船极有可能成为航行安全的重大隐患,甚至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陈俊介绍,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又无先例可寻,检察机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先行先试”。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沉船的打捞并不容易。因船东弃船不管,责任归属成为消除隐患的难点。第五检察部整合市县两级院资源,统筹协调,通过“建议+磋商”方式,多次与海事、港航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研商该案涉及的相关法律问题,确定了责任主管部门及打捞方案。在海事部门与检察机关共同推进下,6艘沉船全部打捞上岸,其间未发生安全与污染事故。
这样的“第一次”并非个例。早在此前,第五检察部还办理了全国首例涉非法买卖海龟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全部诉请得到支持。法院判令各被告公开赔礼道歉,并连带赔偿生态修复补偿金653万元。
以此案为契机,市检察院还与宁波海事法院建立了海洋检察监督协作机制,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海事检察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近三年,第五检察部直接办理和指导办理涉海公益诉讼案件120件,指导办理的全市整治违法买卖野生海马制品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沈家门渔港船舶污染海洋行政公益诉讼案、海上碍航沉船打捞行政公益诉讼案等27件(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典型、精品案例,打响了舟山海洋检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