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赋能提升通关效率

助推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一带一路”出口快速增长

汪超群 苏彬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8日 第 01 版 )

  □记者 汪超群 通讯员 苏彬

  本报讯  “苏州轮远程卫生检疫未见异常,可以作业。”日前,在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舟山海关关员张华东打开智慧电讯检疫设备,对进境船员开展远程体温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医学巡查,仅用半小时,就向船方反馈了检疫结果。8小时后,完成364标箱装卸作业的苏州轮载着汽车配件、塑料制品等货物鸣笛起航,驶往俄罗斯东方港。

  对集装箱班轮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实施智慧电讯检疫,让符合条件的进境船舶非生产停泊时长减少约1小时,切实降低了停泊费用,提升了码头周转效率。”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营运部值班经理管晓明说。

  记者了解到,在传统模式下,船舶到港靠泊后,需要等待海关关员上船开展入境卫生检疫。随着全球贸易高速发展,对提高通关效率的需求日益增高,舟山海关积极向海关总署和杭州海关争取政策,将舟山口岸纳入了全国首批智慧电讯检疫试点口岸之一。

  “如今,只要进境船舶满足该航次未发现受染人或受染嫌疑人、船舶卫生控制证书未失效等条件,即可开展远程卫生检疫,传统登轮‘面对面’监管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被打破,船舶通关效率显著提高。”舟山海关监管一科科长周炯林介绍,海关对智慧电讯检疫未发现问题的船舶即检即放,减少船舶和码头非生产性损耗时间;对经智慧电讯检疫不能排除风险的,第一时间安排关员登轮开展进一步排查处置,确保“检疫措施一项不减,工作环节一个不缺,风险防控一点不漏”。

  当天,在该码头查验场地,一辆满载塑料瓶坯、钢管、钢筋等货物的集装箱卡车,缓缓驶入机检扫描通道。扫描图像同步传输至海关联网审像中心,15分钟后,货主便收到了放行通知。

  “因集卡调配问题,我们这批货进场时间比较晚了,还被通知需要查验,本以为赶不上当班船,没想到机检速度这么快,才半个多小时就查验放行了,帮我们省了1000多元改期费。”深圳市维宇翔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少晶说。

  王少晶口中的机检,是舟山海关运用H986大型检查设备实施的非侵入式透视检查,可智能识图分析货物品名、重量以及是否夹藏,免去了人工查验的开箱、掏箱、装箱等环节。舟山海关还指导码头建立快速调箱机制,如无问题,30分钟即可完成从进场到机检放行全流程,较人工查验模式节省0.5个工作日。

  自去年投用以来,该设备已累计完成出口货物机检超3700箱,有效提升了通关效率。

  以科技创新赋能业务改革,助力口岸营商环境优化,舟山海关相继在大浦口集装箱码头推动实现国际航行船舶转港数据申报项精简、出口集装箱货物落装改配作业自动化、进境空箱“船边直提”业务办理流程简化。受益于此,今年1~2月,大浦口集装箱码头累计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413艘次,同比增长11.9%,其中11.8万标箱出口货物运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长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