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生态殡葬改革,倡导文明祭扫

第八届清明文化宣传周启动

陈斌娜 王樱然 字数:

《 舟山日报 》( 2024年03月27日 第 01 版 )

  □记者 陈斌娜 通讯员 王樱然

  本报讯  昨天上午,我市第八届清明文化宣传周在普陀启动。

  市、区民政部门在普陀滨港公园设摊开展以“风拂细柳 思念永恒”为主题的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设摊咨询、展板宣传、分发资料以及赠送清明食物青团等互动形式,让市民了解传统清明文化,推行生态殡葬改革,倡导文明祭扫。同时还展示了舟山生态殡葬的政策和成果等。

  “选择海葬,还有奖励补助?”一位中年男子看着现场展板上关于“生态安葬”的内容,向工作人员咨询。听完介绍,他还索要了几份宣传资料。一边“旁听”的吴女士认为,“入土为安”更多是父母辈的保守思想,在新时代大背景下,节地生态殡葬的文明理念将被更多人所接受。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更容易接受生态安葬理念。像我市推行的海葬,自2010年起至去年底,已实施了省内外海葬1616例。”市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说,2021年,我市各地还对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进行了提标扩面。

  近年来,我市深化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积极推行以骨灰纪念存放方式为主,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相结合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目前,全市共建成16处省级公益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实现乡镇(街道)节地生态安葬点全覆盖;骨灰堂(塔)65个,设置9万余个格位,已放置骨灰盒3万余个。

  清明将至,我市民政部门在大力推动殡葬改革的同时,还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

  “比如提倡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缅怀。”该负责人说,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实行在线祭扫。

  该负责人建议,市民只需通过“浙里办”平台,搜索“舟山数智殡”进入小程序界面后,点击“网上祭祀”进入网上祭祀馆创建新馆,按“建馆须知”逐步填写即可。